01 健康SG計劃
明年初起,加入「健康SG」(Healthier SG)的持有CHAS卡慢性疾病患者,可選擇轉用新的健康SG慢性疾病津貼層級(Healthier SG Chronic Tier),以獲得額外的藥物津貼。
衛生部將推出健康SG慢性疾病津貼層級,讓患有慢性疾病的CHAS卡持有者,在家庭診所購買指定藥物時,能以跟綜合診療所相似的售價購買。這些指定藥物都是在綜合診療所常用的藥物,所獲的津貼沒有金額上限。
在這個新的津貼層級下,病患購買指定藥物時可獲得高達87.5%津貼,他們也能在看診、接受檢查等其他跟藥物無關的護理服務時,獲得高達360元的津貼。
而根據衛生部所提供的列表也顯示,若購買非指定藥物,病患仍可獲得一定金額回扣,但如果轉用新的津貼層級,每年可使用的津貼金額上限將略微下調。

新的津貼層級主要是針對那些患有複雜慢性疾病,並且依賴較多藥物的患者。那些用藥少的人士,在現有的CHAS慢性疾病津貼層級下已能享有足夠的津貼,無需轉用新的津貼層級。

另外,明年初起,加入健康SG計劃的慢性疾病患者,到健康SG家庭醫生治療時,也能用保健儲蓄戶頭(Medisave)存款支付,無需以現金支付帳單15%的共同承擔額。
02 慢性病護理
今年下半年開始,在家中接受23種慢性病護理的病人,將能動用保健儲蓄和靈活保健儲蓄計劃支付醫藥費。
患有慢性疾病管理計劃下23種慢性病的病人,可以根據病情的複雜程度,每年動用保健儲蓄戶頭中的500元或700元來支付醫藥費或門診費用,這也將涵蓋病人在家中看診或驗血的費用。

此外,年齡在60歲或以上的年長者也每年也可以動用靈活保健儲蓄計劃的300元支付醫藥費。
另外,冠病疫情暴發期間,在慢性疾病管理計劃下,衛生部允許患有23種慢性病病人在接受視訊問診時,動用保健儲蓄和社保援助計劃的慢性病津貼。
為了讓更多臨終患者在家中接受慈懷護理,衛生部將允許更多業者在提供護理時,為病人申請保健儲蓄索償。預計,這每年將能讓超過200名病人受惠。
另一方面,衛生部今年將為保健基金注資15億元,並為那些面對經濟困難,且配偶是新加坡公民的永久居民酌情提供醫藥援助。
03 醫護人員短缺
新加坡的醫療一直都在不斷完善,尤其是在老齡化嚴重的情況之下,醫療系統的運行也需要大量的醫護人員。
不過本地的醫護人員流失嚴重,一些本地工作的外籍護士表示,其他國家有更好的工資和機會,以及更容易獲得居留權,是他們決定離開新加坡到其他國家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衛生部的調查中顯示,本地每三名醫護人員當中,就有一人每星期至少一次目睹同僚或自己被騷擾或暴力對待。
政府部門表示必須採取果斷的措施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和健康,需清楚列明騷擾或暴力對待醫護人員的定義,同時採取措施,避免可能發生的這類情況,並促進病人、看護者和醫護人員之間的信任和尊重。
衛生部將在這個月較遲時候公布預防騷擾和暴力對待醫護人員勞資政三方工作小組的調查結果和當局將採取的措施。
本地護士在2019年到2022年之間的離職率保持穩定,但同期的外國護士的離職率則從9.5%增加到14.5%。因此,衛生部的當務之急是增加相關的人力資源。
外籍護士的外流導致本地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力吃緊問題,由於人手不足,工作量加重,有很多在職人員感到「不勝負荷」。

為了留住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很多醫院表示除了增加人力和支援,還考慮通過重新設計工作、不斷審查護理流程和試行各種創新方案來協助護士工作,以簡化他們的工作。
隨著本地人口老化,更少人加入勞動市場,本地醫護人員的數量將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接下來將繼續聘請外國護士來填補空缺,政府也應該給予資深的外籍護士永久居民的身份,以便留住這些醫護人員在本地工作。
政府給予本地醫療領域額外的工作準證配額,並從非傳統來源國招聘外籍護士和護理人員。

衛生部也正探討外籍護士的直系親屬證申請,讓她們的家屬也能到本地,希望在今年底之前聘請約4000名護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