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科目編班計劃 教師:提高成績較弱學生自信心


受訪教師:全面科目編班計劃加強不同源流學生的交流 增強自信心
截至目前,本地共有96所中學推行全面科目編班計劃。受訪教師表示,計劃不僅讓學生有機會同其他源流或班級的同學交流,也讓成績較弱的學生提高自信心。明年起,更多中學將推行這項計劃。
截至目前,本地共有96所中學推行全面科目編班計劃。受訪教師表示,計劃不僅讓學生有機會同其他源流或班級的同學交流,也讓成績較弱的學生提高自信心。
明年起,更多中學將推行這項計劃。
教育部從2020年開始在28所中學試推行全面科目編班計劃,其中一所是裕廊西中學。
在新制度下,學生能根據學習能力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科目分為G1、G2和G3,程度依次相等於普通工藝、普通學術和快捷源流科目。相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會一起上課。
中二學生王琪淇在小六會考中以22分的總積分被分到普通學術源流。不過,由於她小六會考的英文科目考到好成績,因此升上中一時可以直接修讀快捷源流程度的英文科目。她的數學和華文在中一第一學期的考試中考到A的成績,這兩個科目也可選擇修讀快捷源流水平的課程。
琪淇說,她知道憑自己的會考成績很難進入快捷源流,但新制度讓她有機會修讀快捷源流水平的科目。她說,剛開始根本不知道同學來自不同源流,很自然地就能和他們打成一片,她也很開心能夠同來自其他班級和源流的同學結交朋友。
負責教英文和生物的老師黃齡儀觀察到,新制度讓學生有了變化和成長。
「我觀察到學生之間的溝通有所加強,而且沒有了「我是來自哪個源流」的標籤,學生對自己的自信心也有所提高,不同源流的學生之間也沒有隔閡,他們覺得只要在一個班修讀同一個科目,大家都一樣對這個科目感興趣,成績都一樣好。對於選擇修讀更高程度科目的學生,學校也在學校假期為他們補課,幫助他們過渡到下一個階段,掌握必備知識。」

中二學生王琪淇。(圖:陳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