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5日訊)新加坡去年詐騙案激增,占據近一半的總罪案率,損失金額高達2億6500萬元(8億2506萬令吉),調查問卷也顯示,10人中有6人就曾遭遇詐騙伎倆,當中一些人表示曾遭詐騙。
內政部行為科學中心舉行新加坡首個反詐騙網絡研討會(Scaminar! The Fight against Scams),邀請金融、電子商務、學術界、社區和政府部門等重要夥伴,齊力打擊國內的詐騙案,也提高公眾的反詐騙意識,鼓勵大家採取防範措施。
數據顯示,與前年相比,去年詐騙案激增65.1%,占據總罪案率的42.1%,內政部行為科學中心進行的全國調查也顯示,10人中有約6人遇到詐騙案件。同時,參與調查的7%人表示曾遭詐騙,而這些受害者當中更有45%被欺騙多過一次。
內政部兼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政務部長陳國明拉開研討會序幕時披露,去年的詐騙案損失金額高達2億6500萬元,對受害者除了造成經濟損失,也打擊了他們的心理。

陳國明。(視頻截圖)
陳國明說,新國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對抗詐騙,自2020年政府就設立了詐騙跨部門委員會,致力加強反詐騙能力。
其中今年3月設立的反詐騙部門在上半年起獲近6600萬元(2億547萬令吉)被騙的錢,也在今年6月和外國執法單位合作,搗毀6個跨國詐騙集團。
陳國明指出,當局也和銀行緊密合作,推出一系列計劃,找出可疑交易,透過Project Frontier計劃反詐騙部門也和逾30家金融機構合作,在接到詐騙通報後,在一天內凍結受影響銀行戶頭,共起獲超過5700萬元(1億7746萬令吉)的金額。
新加坡警察部隊情報局副局長柯俊仁在研討會指出,詐騙激增可歸咎於科技發展,導致不法之徒有更多機會接觸受害者。

柯俊仁。(視頻截圖)
他總結出不法之徒如何使用數碼設施的三大特點行騙,包括他們掌握本地流行趨勢,輕易找到目標,如去年阻斷措施推動網絡遊戲,造成更多有關Nintendo Switch的詐騙案。
其次,詐騙犯也通過各種平台,包括社交媒體、交友軟體等,採用數碼銷售策略,透過各種匯款方式如電子錢包、虛擬貨幣等創新方式行騙。
最後,他們也積極發送各種連結, 誘導受害者點擊,輸入個人資料。

pixabay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