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屋頂,海水淡化設施,綠意盎然環境,沙漠地段也能建綠洲。
闊別11年,新加坡再參加世博會,此次展館採納多項綠色元素。其中,展館屋頂安裝了517個太陽能板,可應付展館運營期間的能源需求,成為凈零能源建築。這包括利用收集到的太陽能操作展館的海水淡化系統,過濾地下水再用來灌溉植物等。 展館內也種植了大量植物,包括新加坡本土品種,除了凸顯新加坡綠油油的熱帶城市景觀,也能擋風遮蔭,創造展館微氣候。加上干霧風扇,可把體感溫度減低六至10攝氏度,讓沙漠中的展館即使沒有空調也能保持涼爽。
展館備有自動廚餘處理機
為降低垃圾量,展館備有自動廚餘處理機,可以把廚餘變成乾淨、無異味的回收水。
市區重建局發文告介紹2020杜拜世博會新加坡館時提到,新加坡館將是我國的縮影,展示我國為打造「大自然中的城市」(City in Nature)所做出的努力,並向外界傳達,只要善用智能和可持續城市方案,這個願景在哪都能實現。
2020杜拜世博會新加坡館事務專員黃來福說,新加坡館把焦點放在可持續課題上,這也是世界各地的優先關注事項之一。「冠病疫情凸顯了大眾生活、工作和休閒可以快速地被改變。面對當今的嚴峻挑戰,各國需團結起來,為建設能敏銳應付未來挑戰的城市尋找前進的道路。」
他透露,新加坡館的構思和規劃早在2018年就開始,後來因疫情關係,團隊過去一年難以到場視察,只能通過線上聯繫確保一切籌備工作按計劃進行。疫情也導致杜拜人工短缺,因此世博會延期一年有助展館可以順利完成。
黃來福說,世博會應該會是疫情後首個歡迎世界各地到場的國際活動。「活動相信會迎來許多訪客,到了10月,很多人預計已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而且活動為期六個月,要是無法在活動初期到場,可以在較遲時候參觀。」

(2020杜拜世博會新加坡館提供)
由於採納自然通風,展館設計因此沒有因疫情而得調整。
負責設計新加坡館的本地建築事務所WOHA創辦人黃文森說,展館設計提供了一個原型,展示建築環境也能和自然共存。這個設計能根據不同氣候和地理環境調整,規模也能擴大到地區或城市水平。
「要是大量建築能採用與新加坡館類似的設計方式去建造,將對氣候變化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另外,九個本地零售品牌和六個餐飲業者獲選在新加坡館展示和銷售自家產品,當中包括奢華蠟燭品牌Candles of Light、時尚家居品牌安樂窩(Onlewo)、有60年歷史的老字號新美興和售賣油條和炸物的油條妹等。
新美興為世博會準備的點心包括傳統雞肉燒賣、裹著辣椒螃蟹的炸饅頭和咖椰包等。公司業務發展總監鄭同琳說,很榮幸能代表新加坡在這個國際舞台上,分享新加坡人熱愛的美食。要是有機會,一定會親自到現場和訪客交流,因為新加坡人的熱情款待也是新加坡飲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黃來福說,由於疫情仍有許多變數,因此暫未確定新加坡代表團的細節。
記者:鄧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