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作為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的中心,在制定教育計劃、影響教育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教育可以幫助人們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以便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獲得成功。
作為世界頂級的年輕大學之一,南大正在努力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擴大研究規模和範圍、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和增強大學的影響力。
「南大設有37個博士學位課程和70多個碩士學位課程」,南大研究生院創始院長夏焜教授說,「這些課程中有許多都需要重新檢視,因為十年前的標準、教師和學生都與現在有著很大區別。」
全面卓越
夏教授曾擔任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檳分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和研究副校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納米與生物力學項目創始主任,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夏教授現任職於南大,成立了研究生院執行委員會,負責研究生的評審和答辯,並為研究生教育計劃的新舉措、新變革出謀策劃。

夏教授指出,大學有必要制定出相關政策和程序,確保各學院的研究生教育相對統一,且均具有較高水準。目前,一些研究生教育課程在結構、內容或課程負荷方面比其他課程設計得更加出色。研究生院希望通過對這些成功案例進行評估,從而找出最佳實踐範例,與其他學院分享,以便各學院都能實施有利於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策略。
「有些課程元素在某些學院發揮得十分出色,培養出了多才多藝、能力不同凡響的研究生。雖然我們不確定是否可以把這些做法移植到其他學院去,但對於那些成功的研究生教育課程中重要的知識和經驗,研究生院至少應該擔當起收集和保護的職責」,夏教授說。
跨學科綜合發展
除了分享最佳實踐,夏教授還希望加強南大研究生教育和研究跨學科性。各學院所設的研究生教育課程往往是根據其專業學科來組織的,這構成了跨學科思維的本質障礙。
「要在科學和工程領域進行高質量研究,必須對專業領域有深刻的了解才行。但是,要讓學生接觸多個不同的學科,才能幫助學生產生出新構想、開發出新領域」,夏教授說。因此,研究生院正在幫助學院調整自己的研究生教育計劃,讓學生可以有所選擇,探索核心學科以外的領域。
研究生教育課程也將更好地與南大的「卓越研究高峰」(即可持續發展、安全社區、健康社會和環球亞洲)保持一致,國家需求和全球問題將是關注重點。通過與南大能源研究所等研究中心以及阿里巴巴-南洋理工大學聯合研究院等企業聯合實驗室攜手合作,研究生院將為研究生創造更多參與具有現實影響意義的跨學科研究的機會。

「研究生院還可以在支持跨學科教育和研究理念方面有所作為。如果有教師提出了『瘋狂』的想法,需要非傳統的學科組合,只要這個想法有可取之處,我們就可以為其提供博士獎學金等資源,推動研究構想的進一步發展」,夏教授說。
拓展軟技能
除了跨學科研究和技術能力之外,夏教授認為研究生還應該在溝通與寫作、研究誠信和道德方面接受培訓,有機會也要學習企業家精神、領導能力和其他軟技能。
「畢業二十年後,你在大學學到的技術知識還有多少仍能有用武之地?恐怕不少已經過時了。在職業發展攀升的過程中,一直能傍身的是溝通和說服這樣的軟技能」,夏教授說。
為了幫助研究生成為更好的溝通者,研究生院要求所有博士生都要參加溝通培訓。該計劃包括一個39小時強化課程,重點是幫助學生在演講和寫作中,以清晰易懂的方式闡述技術構想和研究成果。此外,研究生院還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三分鐘論文競賽,以促進研究生能將整篇論文壓縮成一段簡潔易懂、讓非專業聽眾也可以理解的演講。
夏教授進一步指出,讓相關學院提供最適切的培訓十分重要。這就需要與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和南洋商學院等相關學院展開密切合作,為提升研究生教育增添助力。
「最終,我們希望培育的不僅僅是在不同科學領域工作的人,還有那些能夠站在世界舞台上的科研領袖和領導者」,夏教授說。


發帖時間: 新加坡南大校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