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藥品集中採購政策的推進,越來越多進口藥物面臨退出公立醫院市場的局面,這讓患者在價格和藥物選擇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近年來,藥品價格的「跳樓機式」下跌,以及進口藥物供應的斷鏈,導致許多人對於藥品質量和供應的穩定性產生了深深的憂慮。而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更可靠、更優質的醫療資源,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緊迫需求。
在這種背景下,因其醫療體系憑藉其高效、透明、便捷的特點,新加坡成為了越來越多華人移民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如果您正計劃移居新加坡,了解這裡的醫療體系將為您的生活提供更多保障。在新加坡,移民享有與本地居民類似的醫療福利,特別是對於申請永久居民(PR)身份的人,您將能享受更全面的醫療保障。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新加坡的醫療體系,幫助您在移民過程中做出更有利的健康規劃。

(圖源網絡)
01 新加坡醫療保健系統概覽
新加坡醫療保健體系由政府監管,涵蓋了公共和私人醫療服務。新加坡的國民享有普及的醫療保健,意味著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PR)都有權享受政府資助的醫療服務。
然而,與許多福利國家不同,新加坡的公共醫療並不是完全免費的,而是通過一系列強制性儲蓄和保險計劃來部分資助。
新加坡的公共醫療系統由稅收資助,這僅覆蓋新加坡總醫療費用的大約四分之一。其餘部分由個人和僱主通過強制性的壽險計劃和中央公積金(CPF)儲蓄計劃繳納。
新加坡的醫療保險體系核心由Medishield、Medisave和Medifund構成。
Medishield Life終身健保
Medishield Life 是一項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的基本健康保險,覆蓋面廣泛,特別針對高額住院治療和某些昂貴的門診治療(如腎透析、癌症治療等)。 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自動加入Medishield Life,不需要額外申請或支付費用。

(圖源網絡)
儘管Medishield Life提供了基礎保障,但對於需要更高保障的人群,可以選擇購買綜合健保雙全計劃(Integrated Shield Plans,簡稱IP)。 這些保險由私人保險公司提供,能在Medishield Life的基礎上提供更全面的保障,例如覆蓋更多醫療設施和提供更高的住院待遇。
Medisave保健儲蓄
Medisave 是新加坡政府為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設立的強制儲蓄計劃,每位居民的工資會按月自動存入該帳戶,作為未來醫療開支的儲備。

(圖源網絡)
Medisave的儲蓄比例根據個人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對於年輕人,這一比例大約為8%,而對於年長者,比例可能高達10.5%。這項儲蓄計劃旨在確保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資金積累,以應對未來的醫療需求。
Medisave帳戶中的資金不僅可以用於個人的醫療費用,還可以用來支付直系親屬的醫療費用,包括父母和子女的住院治療。 Medisave使得新加坡居民在面對健康問題時,能夠提前規劃並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Medifund保健基金
Medifund 是新加坡政府設立的一個捐贈性質的基金,主要面向那些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的公民。

(圖源網絡)
當一個人經歷了Medishield Life和Medisave等醫保途徑的補貼後,如果仍然面臨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的困境,可以申請Medifund提供額外資助。 Medifund的目的是確保即使是經濟困難的患者,也能得到必需的醫療護理,不因財務問題而被剝奪治療機會。
Medifund並非是全額資助,而是根據患者的具體經濟狀況評估,確保資金分配給最需要幫助的新加坡公民。
對於外籍人士,尤其是沒有永久居民身份的外籍員工,情況有所不同。 由於他們無法享受政府提供的補貼和Medishield Life覆蓋,外籍人士需要依賴私人健康保險來支付醫療費用。
以新加坡中央醫院為例,外籍人士看專科門診的費用大致如下:
補貼患者(新加坡公民):最多SGD39
補貼患者(永久居民):最多SGD59
自費患者(外籍人士):SGD114.49至SGD146.59(具體取決於專科類型及經驗)
對於大多數外籍人士來說,購買私人健康保險是應對高昂醫療費用的一種必要選擇。私人健康保險一般覆蓋住院費用、門診費用、以及某些特定的治療,如產科和緊急救護等。
02 新加坡的醫療機構
公立醫院
新加坡有11家公立醫院,包括綜合醫院、婦女兒童醫院、社區醫院和精神病醫院等。
公立醫院通常比其他國家的公立醫院更加自主,醫院管理更具獨立性,這為患者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在這些醫院,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病房:從共用病房到私密單人病房。
醫院還設有各類專科診所,提供從基礎護理到高端治療的全方位服務。此外,公立醫院的收費標準透明,並定期調整,以確保其價格保持合理且具有市場競爭力,同時費用相對較低,且政府會根據患者的情況提供50%至80%的補貼。
比較知名的公立醫院有:亞歷山大醫院、樟宜綜合醫院、竹腳婦幼醫院、新加坡中央醫院等。

(樟宜綜合醫院,圖源網絡)
私立醫院
對於不差錢的外國人來說,私立醫院通常是一個熱門選擇,因為私立醫院的服務質量高,等待時間短,且環境舒適。
雖然私立醫院的治療費用通常較高,但對於沒有醫療保險的外國人而言,費用可能與公立醫院相差無幾。
在新加坡鷹閣醫院,單人間的收費起步價為SGD722,而最豪華的套房則高達SGD 8,088/天。在萊佛士醫院,單人間價格從SGD728起,豪華總統套房最高收費為SGD 5,888/天(價格僅作參考)。
比較知名的私立醫院有:鷹閣醫院、百匯東岸醫院、 萊佛士醫院等。

(萊佛士醫院,圖源網絡)
03 新加坡醫療費用結構
與許多國家的醫療體制不同,新加坡對所有醫療服務都實行收費制度。這一政策的目的是通過收取合理的費用來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醫療費用類型
新加坡的醫療費用分為公共和私人醫療服務兩大類,而在公共醫院內,患者根據其所選病房類型和醫療服務的具體內容承擔不同的費用。
公立醫院(資助病房):患者可以選擇共享病房,費用相對較低,且享受政府提供的補貼。根據治療類型的不同,費用範圍從數百至數千新元不等。
公立醫院(非資助病房):如果選擇私人病房,費用將顯著增加,通常包括更高的服務質量和設施。
私立醫院:私立醫院的醫療費用較高,尤其是對於急診、複雜手術等治療,費用可能會遠超公立醫院的收費標準。
醫療費用基準
新加坡衛生部(MOH)定期發布醫療費用基準,為患者提供合理收費參考。患者若選擇收費超過基準的醫療機構,可能需要自費支付差額。 以下是一些常見治療的費用(單位:新幣)參考:
治療項目
公立醫院(資助病房)
公立醫院(非資助病房)
私立醫院
心臟血管緊急擴張
5,872 – 8,694
16,053 – 25,863
37,075 –49,230
呼吸道感染併發症
1,062 – 2,084
2,866 – 7,012
8,816 –22,970
頭部受傷
761 – 1,950
1,151 – 2,159
3,355 – 7,328
腦中風併發症
1,483 – 2,561
3,718 – 7,424
3,760 – 8,970
腎衰竭併發症
1,248 – 2,528
2,700 – 7,002
5,946 – 20,975
(僅作參考)
如果您希望在新加坡長期定居並享受這一先進的醫療保障體系,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身份是一個關鍵步驟。
作為永久居民,您將自動納入Medishield Life保障體系,並可利用Medisave帳戶積累醫療儲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