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年輕人正在為傳統行業注入新活力。宏茂橋10道第409座巴剎的「SG小鮮肉」就是個好例子。
這對30多歲的夫妻檔——洪敬智和陳樂頤,放棄銀行工作,轉而在巴剎賣豬肉。
很多人直呼「他們瘋了嗎?」先別急,讓我們一探究竟,看看他們是如何玩轉這門生意的!
Part.1
從銀行職員到豬肉販

圖片來源:8World 新聞網
34歲的洪敬智是豬肉小販第三代,他從小偶爾會到爺爺和爸爸的攤位幫忙。
2018年,洪父在巴剎賣豬肉時突發心臟病離世。為了幫助母親,洪敬智與妻子陳樂頤決定辭掉星展銀行的工作。三個月前,他們在宏茂橋自立門戶,開了一家名叫「SG小鮮肉」的新檔口。

圖片來源:8World 新聞網
在此之前,陳樂頤和洪敬智擁有大學和理工學院的文憑,並在銀行有穩定的工作。但他們認為,在巴剎當小販也沒什麼不好。
兩人在銀行工作時,雖然工作時間較短且環境舒適,但精神壓力很大。而在巴剎工作則更為充實,但每天凌晨3點就要起床,晚上6、7點收攤回家。

圖片來源:8World 新聞網
他們表示,雖然豬肉生意辛苦,但這是屬於自己的事業,更有成就感。陳樂頤說:「在銀行,是打工的,收入固定。而在這裡,我們自己的生意,時間更靈活。」這份工作也讓陳樂頤更能兼顧媽媽的身份,她可以在孩子生病時靈活安排時間,不必請假。
Part.2
從不懂到精通

圖片來源:8World 新聞網 沈思宇
初入巴剎時,洪敬智和陳樂頤也遇到了不少困難。由於缺乏經驗,他們曾被顧客騙過價格。
陳樂頤打趣道:「有時候顧客說是這個價錢,他就答應了,後來才發現算少了錢。」現在他們已經學會使用計算器算價錢,確保收錢正確。而她也從開始的不熟練,到砍肉技術嫻熟,受到顧客誇讚。

圖片來源:8World 新聞網 蔡佑霞
如今,他們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檔口的肉新鮮,小夫妻動作爽利,態度友善,開業三個月就收穫一批忠實顧客,建立了自己的「sg小鮮肉」顧客群。
Part.3
開拓網購生意和社交媒體

圖片來源:Instagram
洪敬智作為豬肉販賣的第三代,但他並不希望這一行當在下一代消失。為了適應現代消費趨勢,小夫妻積極開拓網購生意,希望更多人了解並支持濕巴剎的傳統生意。
洪敬智說:「我不希望大家以後都去超市,巴剎有它的好處,希望大家不要遺忘濕巴剎的生意。」

圖片來源:Facebook
因此,他們利用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和Instagram來推廣生意,分享每天的新鮮豬肉和優惠信息,為傳統生意注入活力,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
「SG小鮮肉」,展示了新加坡年輕人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平衡,讓傳統行業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創造出屬於他們的成功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