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共和國,擁有一個類似於英國的議會民主制國家,自1959年取得自治地位以來,一直由人民行動黨執政並以壓倒性多數控制著議會。2023年對於新加坡政治來說,是一個忙碌而又重要的一年,發生了許多影響國家未來的大事。《海峽時報》回顧了2023年政治領域發生的五件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圖源:ST
01 總統選舉:尚達曼以壓倒性優勢當選
2023年9月1日,新加坡人自2011年以來首次投票選舉總統,這是一場備受期待的選舉,因為上任的總統哈莉瑪·雅各布女士在2017年沒有進行任何競選,而是被選舉委員會認定為唯一符合資格的候選人。這次選舉有三名候選人參與角逐,他們分別是:
前高級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66歲,是人民行動黨的資深領導人,曾擔任財政部長、教育部長、國家安全統籌部長等職務,享有國內外的高聲望,被認為是最有力的候選人。
前 GIC 投資主管黃國松,75歲,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的創始成員之一,曾管理著新加坡的外匯儲備和主權財富基金,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金融專家,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
前 NTUC 收入主管 陳欽亮,75歲,是新加坡國家職工總會(NTUC)旗下的保險公司收入的創始人和前總裁,曾在2011年參加過總統選舉,但只獲得了4.91%的選票,是一位社會活動家,關注民生問題。

圖源:ST
經過緊張的競選活動和辯論,選舉結果於9月2日公布,尚達曼以最大票數(70.41%)贏得選舉,成為新加坡第八任總統。黃國松獲得了15.72%的支持率,而陳欽亮則比2011年的表現提高了近9個百分點,獲得了13.87%的選票。
這次選舉的結果反映了尚達曼個人的受歡迎程度和適合這一角色的能力。他在競選期間提出了「尊重所有人」的口號,表示他將致力於促進新加坡社會的多元和諧,培育一個人民更加相互尊重的新加坡。他還強調了總統的角色和職責,包括保護國家的財政和預算,任命關鍵的公職人員,以及在緊急情況下行使特別權力。
總理李顯龍在尚達曼的宣誓就職儀式上表示,他對尚達曼的當選感到高興和自豪,他認為尚達曼是一位傑出的領導人,有能力履行總統的職責。「新加坡人明白,他們是在為國家選擇一位總統,而不是選舉下一屆政府。」
專家們可能會嘗試將這些結果解讀為對定於2025年舉行的下一次大選結果的預測。但觀察人士已經明確表示,其他問題,如生活成本和對政治競爭日益濃厚的興趣,將會影響人民行動黨(PAP)的表現。他們認為,尚達曼的勝利並不意味著人民行動黨在下屆大選中可以輕鬆取勝,而是需要繼續努力,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02 4G交接:黃循財接替李顯龍成為新加坡第四任總理
2023年是新加坡政治過渡的一年,人民行動黨第四代(4G)團隊在選舉前從李顯龍手中接過權力,黃循財(Lawrence Wong )接替李顯龍成為新加坡第四任總理。這是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以來的第三次政治交接,也是新加坡邁向未來的重要一步。
李顯龍去年11月宣布,他將在2024年人民行動黨成立70周年之前移交政府權力,以便讓年輕一代的領導人接管國家的事務。他表示,他對黃循財和他的團隊充滿信心,他們有能力、有經驗、有遠見,能夠帶領新加坡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圖源:ST
黃循財是一位資深的政治家和經濟學家,曾擔任教育部長、財政部長和副總理等職務,也是新加坡政府的執行長。他在2020年大選中,率領人民行動黨在東海岸集選區以53.41%的得票率擊敗了工人黨的對手,成功當選國會議員。他在競選期間提出了「團結、復甦、轉型」的口號,表示他將帶領新加坡應對Covid-19的挑戰,恢復經濟活力,實現社會公正,以及推動數字化和綠色轉型。
黃循財在接任總理後,宣布了他的內閣名單,其中包括了許多年輕的部長,體現了4G團隊的多樣性和活力。他表示,他的內閣將與人民緊密合作,「我們將繼續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奮鬥,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未來。」
03 前進新加坡:全國性的參與演習為國家的未來制定路線圖
在「前進新加坡」活動中,超過20萬新加坡人進行了一年多的參與會議,最終形成了一份180頁的報告,於10月發布,為國家的未來指明了道路。這次全國性的接觸演習是黃循財及其4G團隊自2022年4月被任命為人民行動黨第四代團隊領導人後所領導的第一個大型項目。它旨在收集新加坡人對國家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的看法和建議,以及他們對國家的願景和目標的期待。

圖源:ST
該報告充實了共和國在未來幾年計劃採取的行動,以便在變革時期保持凝聚力,其中包括向貧困群體、職業中期工人和老年人等群體提供更多幫助。我們還將採取更多措施,確保新加坡人在教育、退休、醫療保健和住房等領域的每個生命階段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
除了具體的政策變化外,該報告還闡明了新加坡實現既定目標所需的思維轉變,如對成功有更廣泛的定義,並建立更強烈的集體責任感。
黃循財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僅靠政府不可能通過政策改變包攬一切,任何個人也不可能僅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共同創造、共同分享。」
這份報告是新加坡人民的心聲,也是新加坡政府的行動指南。如果人民行動黨贏得下屆大選,這份路線圖將成為黃循財及其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礎。它也將為新加坡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新加坡成為一個更強大、更包容、更可持續的國家。
04 國會議員空出國會席位
新加坡自獨立以來首次出現五個空缺
2023年,由於不同事件,國會有四個席位被空出,這是新加坡自獨立以來從未經歷過的情況,這些事件引發了新加坡人對國會運作和政治道德的關注和討論。

圖源:雅虎
7月,前資政尚達曼辭去政府職務、裕廊集選區議員職務,並在宣布參選總統後辭去人民行動黨職務。大約一周後,前國會議長兼馬林百列集選區議員陳傳仁和前淡濱尼集選區議員鄭立輝在戀情曝光後辭職。
那周晚些時候,前阿裕尼集選區議員萊昂·佩雷拉 (Leon Perera) 在一段他與當時的工人黨高級成員妮可·謝 (Nicole Seah) 的視頻流傳後辭職。
工人黨主席普里塔姆·辛格(Pritam Singh)表示,他們在就自己的婚外情向該黨撒謊後雙雙辭職。這些事件使眾議院空缺席位總數達到五個。自2021年11月代表盛港集選區的前工人黨議員Raeesah Khan在議會說謊後辭職以來,第五個席位一直空缺。
此外,自2023年7月起,交通部長 S. Iswaran 一直暫停履行部長和國會議員職務,直至腐敗行為調查局 (CPIB) 對他的調查完成,他被指控在2019年與一家私人公司簽訂了一項涉及國有財產的租賃協議,而沒有向政府申報。
新加坡人質疑是否需要補選來填補空缺,或者國會的工作是否會受到影響。觀察人士說,法律並未規定需要補選,因為空缺是在團體代表選區。儘管來自有空缺和缺席席位的選區的選民可能無法在立法過程中得到充分代表,但這對議會的工作也沒有實際影響。
雖然大多數與這些空缺相關的事件在相關議員辭職後得到了解決,但對 Iswaran 先生的調查仍在進行中,並將成為2024年值得關注的事情,尤其是在該國為下一次大選做準備之際。
05 Ridout Road:兩位部長租用國有財產引發爭議
2023年5月,有消息稱,兩位部長——法律和內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和外交部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分別在Ridout Road 26和31租用黑白平房。這些平房是國有財產,由國家公園局管理,通常用於出租給外國使節或高級公務員。這些消息引發了公眾對兩位部長是否濫用職權或利用特權的質疑和批評。
隨後,李顯龍下令進行的 CPIB 調查沒有發現這些國有財產租賃中存在腐敗或犯罪行為的證據。兼任國家安全統籌部長的國務部長張志賢受命進行審查,發現部長們在這兩筆交易中表現得當。報告稱:「不存在濫用權力或利益衝突導致部長們獲得任何不公平優勢或特權的情況。」兩份報告以及就此事提出的相關議會問題於7月在議會進行了討論。

圖源:雅虎
議會的討論持續了近六個小時,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兩位部長是否採取了事後看來可能被視為利益衝突的行為,例如是否應該向政府申報他們的租賃情況,或者是否應該避免與國家公園局有業務往來的公司打交道。部長行為守則規定,部長必須謹慎避免其職務與其私人經濟利益之間任何實際或明顯的利益衝突。
當時,張志賢表示:「一旦消除了實際的利益衝突和潛在的利益衝突,任何公正的人都會消除對利益衝突的看法。」
他宣布,為防止利益衝突,有權接觸或參與政府財產租賃或估價事務的公務員很快必須做出聲明,然後才能租用其機構管理的此類財產。
他說:「我們必須保持高標準,不僅要遵守法律,還要遵守道德和倫理規範。我們必須以身作則,贏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這次事件雖然沒有導致任何法律後果,但卻引發了新加坡人對政治領導人的期待和標準的討論。一些人認為,部長們沒有做錯任何事,只是合法合理地租用了國有財產,而且他們的租金並不低於市場價,部長們應該享有一定的私人空間,不應該受到過分的干涉和批評。
另一些人則認為,部長們應該更加謹慎和透明,避免給人留下任何不良的印象或猜測的空間,部長們作為國家的領導人,應該以更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不僅要做到清廉,還要做到清白。
這次事件也反映了新加坡人對國有財產的管理和使用的關注和期待。一些人質疑為什麼這些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平房只能出租給少數人,而不是開放給更多的新加坡人。他們建議,政府應該考慮將這些平房改造成博物館、文化中心或社區活動場所,讓更多的新加坡人能夠了解和欣賞這些平房的獨特魅力。
另一些人則認為,政府應該更加公開和公平地分配這些國有財產,讓更多有興趣和有資格的人能夠申請和租用這些平房。他們建議,政府應該制定更清晰和更透明的標準和程序,讓租賃過程更加公開和公正。
總之,這次事件雖然沒有引發任何嚴重的後果,但卻引起了新加坡人對政治領導人和國有財產的關注和討論。它也提醒了我們,作為一個法治社會,我們應該尊重法律和調查的結果,但同時也應該保持對政治領導人的監督和問責,以及對國有財產的管理和使用的關心和建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新加坡的政治和社會的健康和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