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人,新加坡是個怎樣的國家?

2024年01月03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給退休人士一個很好聽的稱呼叫做:樂齡人士。其實本質上是表達了當地政府對於老人生活的美好期望,希望他們在頤養天年的生命里仍然可以得其所樂,在退休之後仍然發揮自己的餘熱為社會創造價值,開心地度過每一天。

為了這個美好的願望,新加坡政府不管是在他們的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

雖然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國家,但是在這裡卻沒有極端的高溫。一年365天除了旱季就是雨季,雖然氣溫高,但是因為臨近馬六甲海峽,天氣並不算悶熱,所以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可能也算非常友好了。像我自己就特別怕冷,這種怕冷特質一到熱帶國家瞬間就得到了解脫。

在國內尤其是很多農村地方,老人冬天是不怎麼洗澡的。一個是因為條件比較落後沒有完善的保暖設施,另外一個就是很多老人並沒有經常洗澡的習慣。這一點,我覺得新加坡的老人是非常幸福的,因為時常能夠保持身體乾淨,身心上面有也會舒服很多。

沒有了冬天,就不用買價格昂貴的羽絨服,沒有了四季,這換季買衣服的錢也就省下來了。

再就是要來說說新加坡的飲食。整體來說,那邊的飲食習慣偏清淡,這對老人來說絕對是福音,因為年長的人在吃的方面還是會講究的,重油重鹽的食物都得避而遠之。由於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在這裡也匯聚了東南亞各地的美食,選擇相對也很多。而民以食為天,所以在吃這方面,基本上能夠滿足老人所有的需求。

說到吃就不得不提新加坡的食閣文化。食閣是一種位於組屋區,集中了各種美食,類似於國內大排檔,提供給附近居民在外就餐的地方。在這裡吃飯,平均價格在3-15塊之間。對於沒有時間做飯的新加坡人來說,食閣解決了一日三餐的問題,而對於老人老說,食閣除了能夠解決吃飯的問題,也是一個打法時間,和朋友喝酒聊天的好去處。

說完了吃穿,下面就來講講住和行。

在出行方面,政府做了很多很有成效的嘗試。我之前住過一個地方叫紅山區(Red Hill),那邊有很多舊的組屋區,是新加坡自建國以來,最早的一批組屋之一。所以到現在,住在那邊的人大部分都已經是6、70歲。政府為了方便這個區域的老人出行,在2021年將紅山組屋區設立成樂齡安全區,簡單來說就是對基礎設施進行一系列適老化改造來方便老人出行。

比如通過那片區域的車輛時速從40公里/小時降至30公里/小時,別問我是怎麼檢測車速的,因為我也不知道。同時政府在道路上也做了很多改良,下面這張著名的「蚯蚓路」就是通過適老化改造來的,其它路段還設置了很多減速帶。

有些老人腿腳不方便的, 走路特別緩慢。在過馬路的時候,他們可以使用樂齡人士的專用通行卡,在交通燈下面的閱卡器上面一刷,綠燈閃爍的時間就會加長,他們可以慢慢地走過去。這樣大大降低了交通安全事故。

除此之外,在很多公交車站的等候區都設有扶手,方便老人的起坐,同時完善路口和人行橫道的夜間照明,增加標識。出行適老化的本質體現了社會資源公平化。

「居者有其屋」這個偉大的構想是當年李光耀提出來的,在不養閒人的新加坡,只要有手有腳,不好吃懶做,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能享受政府的住房補貼,不會出現買不起房的現象。

吃穿住行說完了,下面我們再來聊聊退休人士是怎麼規劃他們每天的生活的。

以前我父母去新加坡的時候,看到餐館裡面很多老年人還在收盤子,很不理解。其實,退休之後繼續工作在新加坡非常普遍。

剛剛我們說到講新加坡政府不養閒人。這裡的老人不太像中國的父母會幫助子女帶孩子,還有一些離異和獨身的,老人退休之後最容易無所事事。於是政府鼓勵大家再學習再就業。

人如果早早地跟社會脫節難免會出現很多身心上的問題,這個也是變相地給政府增加麻煩,如果能夠後重新回到職場,一方面是幫助政府減壓,另一方面對自己的身心問題能夠得到改善,還能夠防止老年痴呆,孤獨症和自我價值感降低的問題。

在東南亞國家裡面,新加坡算是一個優等生了,不論在經濟地位還是福利待遇來說,都把其它國家甩出了一大截。

在這樣一個各方面福利都很健全的國家,失能的老人怎麼辦?那新加坡的公共養老服務可以了解一下。

新加坡的養老服務大致可以分為3種,分別是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

機構養老以醫院為主,比如社區醫院、慢性病醫院、養老院和臨終關懷機構。

社區養老以日間護理和康復中心為基礎,大多數設立在社區的內部。「樂齡人士」可在社區中心獲得社區康復服務、痴呆日間護理服務和社會日托服務等。新加坡的社區以選區為基礎,選區內的公民諮詢委員會、市政理事會和居民委員會共同承擔著社區的養老任務。

居家養老則主要針對體弱多病的居家老人年,以家庭為基礎提供養老服務。包括醫療保健、家庭護理、家庭姑息照護、老年餐桌、護送和居家個人照護等服務。

坐落於宏茂橋社區的仁慈宏茂橋療養院是為特定用途而建造的社區療養院,讓年長住戶在更貼近家居的環境。

這裡設有472個床位的療養院也提供綜合老年護理服務,如日間護理和復健。

555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5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747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5814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4788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446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275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3933次閱讀
聊聊新加坡共和國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閱讀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