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前天(11月17日)以視訊在新加坡科技論壇上說,即使新加坡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新加坡也必須引進中高級人才來組建世界一流的團隊,發展高科技行業,並解決緊急問題。
他指出,這些高級人才可以幫助擴大新加坡的人才庫,提高新加坡的技術生態系統,幫助創造「良性循環」。另外,他也坦承外國人才會帶來競爭和不適感,但新加坡人可以放心,會受到公平對待。

(圖源:李顯龍臉書)
確實,新加坡作為亞洲經濟中心之一,今年股市卻大跌,與年初相比,截至上星期五(11月13日),下跌16%,遠遜於日、韓、印度等其他亞洲市場,亞股之中表現墊底。
之前報道,新加坡希望通過新的高等級工作準證:「科技准證」(Tech Pass),吸引外國科技專家人才進入新加坡的科技行業,推動本地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

疫情爆發前,新加坡股市已面臨流動性低下問題,本土公司多數選擇海外市場IPO。
疫情期間,構成海峽時報指數(STI Index)的30家公司中,如新航、星展和房地產開發商CapitaLand,股價皆暴跌。
新加坡股市遠遜於全年走揚的韓國Kospi指數13.48%、上漲7.31%的日經指數、上揚10.64%的台灣加權指數,與上漲5.31%的印度SENSEX指數。
市場中多為傳統產業,缺乏符合現今環境因數位化需求而快速增長的科技股。
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Krishna Guha表示,新加坡未有龐大國內消費基礎,對外部依賴度高,加上旅遊、零售和建築業之限制,易受疫情等全球衝擊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