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新聞】新加坡全球首個面部掃描計劃引發隱私擔憂

劍客網10月19日訊 新加坡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其國家身份證計劃中使用面部驗證的國家,但隱私倡導者擔心,他們所說的這種侵入性系統很容易被濫用。
從明年開始,生活在這個城市國家的數百萬人將能夠通過快速面部掃描進入政府機構、銀行服務和其他設施。
其創建者表示,這種生物特徵檢查將消除執行許多日常任務時記住密碼或安全加密狗的需要。
這是這個金融中心駕馭科技的努力的一部分,從加大電子支付的使用到無人駕駛交通的研究。
新加坡科技機構政府科技(GovTech)負責數字識別的郭國新(Kwok Quek Sin)對法新社表示:「我們希望創新地應用技術,為我們的公民和企業造福。」
面部驗證已經在世界各地以各種形式被採用,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在解鎖手機和支付等任務中都採用了這項技術。
政府也在機場部署了它,對旅客進行安全檢查。
但新加坡的推出是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項目之一,也是首個將面部驗證附加到國家身份資料庫的項目。
該計劃是新加坡利用技術的一部分,從增加電子支付的使用到無人駕駛交通的研究,這項技術在不同光線下捕捉一個人的臉部的一系列照片。
這些圖像與政府已提供的其他數據(例如國民身份證,護照和工作準證)相匹配。
數字諮詢公司Toppan Ecquaria的Lee Sea Lin表示,保障措施確保了流程的安全。該公司正在與GovTech合作實施該技術。
「我們希望確保設備背後的人是真實的人,而且不是圖像或視頻,」李說。
這項技術已被整合到該國的數字身份計劃中,並正在包括稅務部門和該市養老基金在內的一些政府部門進行試用。
私營公司可以簽署該計劃,新加坡最大的銀行星展銀行也參與了該試驗。
監測問題
儘管面部掃描技術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但它仍然存在爭議。在一些國家,批評人士對其提出了道德擔憂——例如,執法機構在大型活動中對人群進行掃描,以尋找麻煩製造者。
儘管面部掃描技術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但它仍然存在爭議,在一些國家,批評人士已經對其提出了倫理擔憂
新加坡當局經常被指責針對政府批評人士,對異見人士採取強硬立場,活動人士擔心面部掃描技術將如何使用。
「在監視和數據收集等方面,政府權力沒有受到明確和明確的限制,」該市自由撰稿記者柯爾斯滕?韓(Kirsten Han)說。
「我們會不會有一天發現這些數據掌握在警方手中,或者掌握在我們沒有明確同意的其他機構手中?」
那些支持新加坡計劃的人強調,面部認證不同於識別,因為它需要用戶同意,但隱私倡導者仍持懷疑態度。
「這項技術還遠遠不是良性的,」隱私國際研究官員湯姆·費希爾告訴法新社。
他說,計劃在新加坡使用的系統給人們留下了「剝削的機會」,比如利用數據來追蹤和描述人們的身份。
政府科技公司的郭堅稱,不會將數據與第三方共享,用戶在訪問服務時會有其他選擇,比如個人密碼。
「這不是監視,」他說。「使用非常具體。」
來源:劍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