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醒「抗炎」不能掉以輕心,WHO:新冠病毒不是世界緊急情況

2020年01月24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提醒「抗炎」不能掉以輕心,WHO:新冠病毒不是世界緊急情況

隨著新加坡確認首例「新冠病毒」...

全島各項防護措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沒有出現恐慌。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總理在瑞士達沃斯呼籲,國人採取防範措施、做好心理準備,但不必驚慌。

(圖:來源自網絡)

李顯龍總理強調,新加坡吸取了2003年沙斯疫情的經驗,在基礎設施、醫院、隔離病房、科學檢驗等方面,都加強了應對能力。

全新的國家傳染病中心也已從去年低逐步啟用。儘管如此,仍不能掉以輕心。

他說:「在新加坡國內,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科學家、醫護人員、社區支援都得做好運作上的準備,想好疫情爆發時,該如何應對。這個病毒看起來致命性不及沙斯,但誰也說不準,因為病毒可能會變種。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做好準備。」

「國人能看見我們在做什麼,以及我們需要做什麼。我們可以如常生活,做足必要的防範措施,但不必驚慌。」

李總理也認為,中國已改善應對這類公共健康危機的處理方式,他們了解不能隱瞞疫情,越公開越能有效對抗疫情,並和他國合作控制病毒的傳播。

(圖:來源自網絡)

1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再次在日內瓦召集緊急委員會會議,結論和1月22日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基本一致。

WHO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目前這一疫情「毫無疑問在中國是一個緊急情況,它尚未成為、但有可能成為全球性的衛生緊急情況。」

不過,該委員會決定:將在十天內或更早,繼續討論武漢疫情是否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表明國際社會對武漢疫情蔓延的警報並未解除。

(圖:來源自網絡)

專家指出,新冠狀病毒的毒性是否低於2003年左右的SARS病毒,其可抑制的程度是否高於SARS當年的擴散,都有待觀察。

與SARS時期相比,中國更好的交通基礎設施,尤其是高鐵的發展使病毒蔓延迅速;另一方面,網絡提供的信息便捷和新技術發展為抗擊疫情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大數據的作用不可小視。」

當年SARS病毒爆發初期,美國就通過大數據提前判斷出中國發生的疫情,現在中國科技實力的發展應當會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更準確的數據和支持。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此前情況,若世衛組織宣布國際衛生緊急狀態,通常會給疫區帶來更多的資金和資源,但也可能促使外國政府限制受影響地區的旅行和貿易。因此,判定疫情是否構成國際衛生緊急狀態既可能充滿政治色彩,在經濟上也會帶來很大影響。

中國經濟已經和非典期間不同,如今中國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服務和消費支出,其對經濟的拉動增長約占60%,考慮到到2003年疫情高峰期間中國零售額下降了50%,遏制疫情對中國經濟將變得非常重要。

不過也有經濟界人士提醒,當年正是SARS造成傳統零售業的困境,在客觀上才催生了包括京東、阿里巴巴等在內的電商迅速發生。如今中國電商行業在零售業中所占比重之大,亦非當年可比,因此武漢疫情對中國零售業的真實影響,尚待觀察。

隨著武漢疫情擴大,股票市場預期受到的衝擊已然顯現。

1月23日中國農曆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時,上證指數下跌2.75%,深證成指下跌3.52%,跌幅均創2020年以來最高紀錄。同時,香港股市和美國股市中概股亦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圖:來源自網絡)

雖然WHO再一次決定,不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此1月22日第一次緊急委員會會議一樣,專家委員們存在分歧。WHO緊急諮詢委員會主席豪森(Didier Houssin)指出,意見分歧程度幾乎各占一半。

WHO的風險評估是:這一疫情在中國有「非常高」的風險,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有「高」風險。

豪森在日內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對疫情的看法是1月23日會議決定的一個因素。 「國際社會、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以及與病毒作鬥爭的人民對這一聲明的看法當然必須加以考慮。」他說。

譚德塞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導致嚴重的疾病,並且可以致人死亡,儘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病毒造成的症狀是輕微的,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先前就有其他疾病。大多數死者都有潛在的健康狀況,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他們的免疫系統因而受到削弱。

他還表示,根據現有信息,新型病毒存在人際之間的傳播,但目前看來,這種傳播似乎僅限於照顧感染患者的家人和衛生工作者。

「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人際傳播會擴散到中國之外,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情況不會發生。我們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我們不知道這種病毒的來源,我們不了解它的傳播方式,我們也不完全了解它的臨床特徵或嚴重程度。」譚德塞說。

譚德塞表示,在中國其他地區和其他國家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病例。中國採取了它認為適當的措施,來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和其他城市的傳播,WHO希望這些措施有效,並且持續時間短。

WHO正在和多國專家緊急溝通,希望儘快填補上知識的空缺。首先,尚未知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病毒來源,此外,研究人員也不知道病毒的人與人傳播是否很容易發生,也不知道感染後患者確切的臨床特徵。

WHO緊急項目執行主任Michael Ryan博士指出,目前的挑戰在於我們還不知道病毒傳播的完整過程,也不明確病毒在人群中的具體傳播方式。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WHO不建議對國際旅行或貿易進行更廣泛的限制。WHO建議,在機場進行出口檢查,應當作為全面的控制措施的一部分,同時所有國家都應採取措施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病例。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736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