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15日訊)昨天出現首名醫療人員確診病例,但是對於自己從哪裡感染病毒,他毫無頭緒,只感嘆自己「倒霉」。
這名61歲的新加坡籍男病患是百匯班台(Parkway Pantai)屬下醫院的麻醉師,住在加東威京遜路(Wilkinson Road)。他是第59名病患,是衛生部昨天公布的9個新確診病例之一。
目前在國家傳染病中心接受治療的麻醉師昨天接受《海峽時報》電訪時透露,2月6日那天他如常上班還進行了一場手術,當時他身體狀況沒有任何不妥,但是隔天卻突然開始發燒。
他沒有咳嗽或喉嚨痛等其他呼吸道症狀,不過發燒不退,於是在上個星期天(9日)到斐瑞醫院(Farrer Park Hospital)的緊急護理診所求診。他開始發燒後就一直留在家裡。
他的妻子告訴《海峽》,丈夫原以為得了骨痛熱症,因為農曆新年期間有兩名鄰居就得了骨痛熱症。他星期天去檢查,隔天出爐的檢測結果呈陰性。
以為得蚊症
2月12日,麻醉師持續高燒,他到伊莉莎白醫院看傳染病專科,隔天確診感染。當天他由救護車送到國家傳染病中心。
他過去一年沒有到過中國,跟其他確診病患也沒有接觸。對於從哪裡染病,他說:「我不知道,一點頭緒也沒有,只能說自己倒霉。」
他說,所有醫院都做了防範措施,訪客和職員每天都必須量體溫,所以他不認為在醫院工作會增加染病風險。
家人未染病自我隔離
麻醉師的家人雖然經檢測後都證實目前未染病,但是他們會自我隔離。
確診麻醉師的妻子告訴《海峽時報》,她和其他家庭成員都在丈夫確診當日做了檢測,也都在家自我隔離。
「家裡所有人接受了測試,結果是陰性的,但是我們會繼續隔離。這是我們須負起的社會責任,家人會在一個星期後再檢測一次。」
她也說,孩子現在都在家辦公,她習慣一個星期採購一次食物,所以家裡還有庫存,她暫不須要出門購物。「我們都睡在不同房間,吃飯時間也錯開了。接下來一個星期家裡還有足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