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中國對抗冠病疫情的方式,今年2月曾被專家分別形容為看似佛系但內力強大的「武當派」,以及乾淨有力的「少林派」。
一個多月後,兩國疫情形勢各有發展,「少林派」有哪些秘訣和經驗可分享,「武當派」又如何提升戰略繼續迎戰?
為促進新中兩國交流防控疫情的經驗,新加坡《聯合早報》與上海「澎湃新聞」共同舉辦「醫者說疫——新中醫生談冠病」視訊連線訪談節目,匯聚兩國四名經驗豐富的醫生,通過視頻連線,一起探討兩國防疫經驗和醫藥合作等課題。
兩名參會的新加坡醫生是資深傳染病專家。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Shawn Vasoo)是具一線臨床經驗的高級顧問醫生;新加坡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則有應對沙斯(SARS)和H1N1疫情的經驗,多年來一直在媒體上分享對傳染病課題的見解。
兩名中國專家也來頭不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今年1月赴武漢調查疫情,之後在武漢前線駐守長達兩個月,期間一直負責救治重症病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則是提出「武當派」「少林派」說法的醫生,疫情期間身負上海冠病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的重任。

《聯合早報》主辦的視訊連線網絡節目,匯聚新中兩國四名經驗豐富的醫生探討兩國防疫經驗,他們是新加坡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左起)、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臨床主任蘇安·華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以及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檔案照片/參與嘉賓提供 )
在這場視訊連線中,兩國醫生將憑藉豐富的實戰經驗,對冠病疫情作出階段性回顧和評價。放眼未來,兩國要如何打好防疫持久戰?如何應對疫情反撲?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構成隱形威脅?四名專家將就這一系列課題進行探討。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說:「今年是新加坡和中國建交30周年,我們去年底策劃好了系列的活動,當中肯定沒有醫療專家對談的一項。
但是這幾個月新中兩國在各自的戰場裡,與相同的冠狀病毒對打,新加坡尤其算是相當早就參與戰役,反映了兩國往來的密切,也顯示新加坡和中國可以深入合作的領域可以再擴大。」
她說:「新加坡打前面一兩回合時,上海的張文宏醫生就把兩地的應對比喻為少林和武當派。不論如今是不是少林獨步天下,我們很高興跟夥伴合作,一起辦成這個醫療專家連線的論壇。這不是比武大會,而是第一次兩地醫護人員這麼公開交流,這對新中關係,應該也有特殊的意義。」
「醫者說疫——新中醫生談冠病」視訊連線訪談節目將在明天(4月18日)中午12時於zaobao.sg網站和面簿頁面(www.facebook.com/zaobaosg)首播。這場視訊連線節目由《聯合早報》主辦,「澎湃新聞」聯辦。銀聯國際是活動特別支持方。
記者:林展霆 鄭雯婕 李熙愛 鄧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