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企業家許瑜倩在經歷了3年的構思策劃後,在2018年開立了新加坡第一家結合了酒吧的微型蒸餾酒廠,希望推廣不一樣的酒廠參觀體驗。

這不是許瑜倩第一次開設酒吧,她在2009年從美國留學回到新加坡後,通過種子基金融資計劃,在克拉碼頭開設了主打小杯酒的酒吧。開了第一家酒吧、有了信心後,瑜倩接著開第二家餐廳。到了2012年,她看準新商機,前往德國黑森林學習蒸餾酒技術。在德國學習了6年之後,瑜倩終於在2018年底實現開設微型蒸餾酒廠的想法。

香醇的琴酒必須經過相當費時的準備功夫和蒸餾過程。首先必須把果實削皮,瑜倩都會堅持手工把果皮削成薄片。

果皮和其他草本材料都要花幾天曬乾。然後就要準備杜松子。瑜倩會先把杜松子磨碎後再浸泡在酒里幾天,然後再混合22種其他食材,全部放進蒸餾器。一部分曬乾的材料,如花瓣和果皮,也會放進蒸餾器,以保持食材的清香。七個小時後,蒸餾程序就算完成。

儘管琴酒並不是新加坡的原生文化,但是近年來有商家相繼投入研發新加坡風味的琴酒,不斷在口味和體驗上推陳出新,為的就是抓住消費者善變的心。
消息來源:新加坡8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