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網站近日發表兩人一篇觀察報道,題為《新加坡如何成為智慧國家》。全文摘編如下:
早上11點左右,貝內迪克特·徹爾納讓海水淹沒馬尼拉。他說:「其他人談論海平面上升,我們則展示這種情況。」然後,他把大螢幕左邊緣的控制項推得更高,數字化的城市景觀逐漸被藍色覆蓋。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新加坡分所的這位軟體開發工程師說:「氣候變化意味著,如果不儘快採取措施,馬尼拉的廣大城區將在80年內被洪水淹沒。」
這位計算機科學家只是將菲律賓首都作為他們研究方法的測試對象。他們實際上正在研究新加坡即將發生洪水的情景。然而,到目前為止,只有被選中的人被允許觀看他們演示的情景。徹爾納說:「民眾不久後將能在模擬室中體驗這種效果。我們首先為決策者提供基礎知識。」
虛擬城市模型只是新加坡人在把智慧城市轉變為智慧國家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工具。在這個沒有自己自然資源的熱帶城市,人們的想法很宏大。在新加坡榜鵝區也是如此。大約200年前,馬來人來到位於新加坡東北部的這個地區種植果樹。「榜鵝」當時的意思是指支撐樹木生長的木棍。如今,這裡的高樓越來越多。正在誕生的「榜鵝數字區」——占地50公頃,能提供28000個工作崗位,可供12000名大學生就學——是新加坡智慧國家的典範。

提供數字服務
現在,新加坡在通往成為智慧國家的道路上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比世界上幾乎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多。納稅申報?在螢幕上只需要20分鐘,因為只要提交與前一年相比有變化的項目就行。新冠疫情?每一步都受到監控,每一次進入商店都會被記錄下來。每月對該市逾20萬個地點兩億次的訪問都被拍攝下來。手機通過藍牙與其他人連接。「合力追蹤」應用程式的開發只用了三周,後來澳大利亞等國也採用了該系統。狗跑了?前院排長隊?鄰里互幫應用程式實現了真正的連接。
幾乎所有東西都以數字方式提供。新加坡個人通行證(SingPass)是進入這個赤道美麗新數字世界的門票。SingPass能打開政府機構的大門——點擊和密碼已經成為過去。國家數字身份項目主管肯德里克·李說:「當然,點擊次數並不能自動保證良好的客戶體驗。但是,如果需要點擊50次或更多次,體驗肯定不好。」人臉識別和電子簽名服務現在也將集成到SingPass中。
以銀行業為例:新加坡在世界上最先引入了新加坡財務數據交換平台。公民可以在該平台上調出自己所有的財務數據、支票帳戶狀態、養老金、信用卡減額、債務狀況和股息。在英國開戶需要36天,而在新加坡可以通過數字方式在幾分鐘內完成。

招募出色人才
然而,SingPass只是構成了公民直接使用的表面,這背後有一個虛擬世界正在高速成長:在榜鵝和占地600公頃的裕廊創新區,開發人員正越來越頻繁地使用「數字映射」,即對實體的虛擬複製。在位於南洋理工大學的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新加坡分所,負責人沃爾夫岡·米勒-維蒂希從20年前起就助力新加坡實現數字未來,他說:「按照工業4.0的構想建造工廠很常見,但目前在螢幕上建設整個城區卻複雜得多。」
不僅政治家在這裡被展示未來,這個研究所也幫助新加坡的地鐵司機為他們的日常工作作準備。在這個研究所的演示室里,軟體開發工程師徹爾納給自己戴上數據帽,這樣他就能「站在」工程列車裡或維修其發動機。戴上這樣的帽子,所有鐵路工程師都能遠程指導其他人,同時科研人員還能檢測他們的緊張狀態——不僅僅是在疫情期間。
米勒-維蒂希說:「智慧國家有很多方面。」他表示「必須利用儘量少的數據不斷整合系統」,但整合的不僅僅是數據,「新加坡正放眼世界,招攬最出色的人才」。米勒-維蒂希說:「這個國家對人才流入持開放態度,尤其是歐洲和德國的人才。」關於智慧國家,他說:「其他國家也使用單獨的技術,但新加坡作為一個整體和一個國家,具有獨有的特點。在這裡,所有各方都坐在同一條船上:經濟界、學術界和政府——單獨一個城市做不到這些。」
新加坡人高度需要手機,因為在這裡,沒有手機幾乎寸步難行。新加坡擁有570萬居民,撐起這個城市的數字經濟的是200萬個座機和近900萬個移動設備。鄰居教老人使用手機,老人們也因為能繼續融入世界而欣喜。同時,24條海底光纜匯入新加坡,上百家跨國企業的計算中心在此落戶,令這座熱帶都市躋身全世界互聯性最好的城市之列。
相關報道:新加坡投38億新元推動智慧國發展
新加坡科技局近日公布,將投資38億新元(約合182.8億元人民幣)採購信息通信科技產品和服務,大力推動智慧國的發展,中小企業也有機會參與競標。這是新加坡政府近五年來在該領域進行的最高金額投資。

新加坡科技局稱,這筆資金將用來改良民眾與企業使用的政府數字化服務,重新構建政府數字基礎設施,以往年投資為基礎,鞏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取得的數字化進程。其中27億新元將投資於250個數字化項目,包括為民眾可使用的SG生活助手(LifeSG)手機應用增添新功能,如根據個人資料推薦內容、提醒人們與哪個政府機構有預約,以及整理適用政府援助的信息。
此外,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將設立新的全國企業註冊與監管系統,利用數據預測企業需要的服務,以及改善合規情況。
新加坡貿工部為企業而設的GoBusiness平台也將擴大,根據個別企業的需求提供援助與建議,希望成為企業與政府互動的首選平台。
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部長提出要推出彙集捐款者、志願者與非營利組織的相關數字化平台,讓熱心人士更容易找到心儀的服務對象,出錢出力。
新加坡體育理事會則要推出名為智能健身房的項目,收集ActiveSG應用與網站上的數據。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