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一月起,新加坡要調高消費稅!
新加坡接下來分兩個階段上調消費稅,2023年1月1日從7%調高到8%,2024年1月1日再上調至9%。
因此,從明年1月1日起,消費者從消費稅註冊公司購買商品或訂購服務時,需支付8%消費稅。
如果消費者訂購的是一段時間的服務,那麼明年1月1日前的服務會按7%消費稅計算,1日或之後的服務則按8%算。
例如,消費者訂購從2022年12月5日至2023年12月4日的音樂暢聽服務,訂購期總共為365天,而1月1日至12月4日占340天,因此,有340天的日均服務費應付8%消費稅。
即使消費者已經在1月1日前支付全款,並收到供應商開具的7%消費稅發票,1日或之後提供的服務仍然必須算8%消費稅。因此,消費者將收到取消舊發票的貸記單(credit note),並收到供應商按8%消費稅開具的新發票。

換句話說,無論消費者在哪一天付款,消費稅都會根據提供服務的日期計算。
分期付款的商品怎麼計算?
分期付款的商品與持續服務同理,商品若是在明年1月1日或之後送達,即使消費者在1日前下單,並按7%消費稅支付首筆款項,1日或之後的分期付款仍需要付8%消費稅。
不過,購買商品若在明年1月1日前送達,那麼之後所有的分期付款也只需付7%消費稅。所以說跟合適購買物品無關,只跟支付的時間有關,1號之前和之後又1%稅的差別。
海外網購商品也需要付稅嗎?
從2023年起,消費者在購買通過空運或郵寄方式進口,或者購買自用的價值在400元或以下的商品時也需要付消費稅。
這也包括非數碼服務,如海外業者以視訊直播提供的教育課程和遠程醫療服務等。
目前,通過海運或陸運進口的商品,無論價值,都是在商品抵達新加坡後,由消費者將消費稅單獨付給新加坡關稅局,而不是在購買時由商家收取。
海外購買的商品若價值400元以上才需付消費稅,不超過400元則可免付消費稅。

這項新稅收是為了確保海外和本地供應商都面對同樣的消費稅處理方式,讓本地企業能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消費稅將由已註冊消費稅的賣家、電商市場運營者或轉運方收取,從海外網購低價商品的消費者一旦向其中一方支付消費稅,將不需要向其他業者重複支付。
同時,消費者付款的金額如果已經含稅,也無需額外付消費稅給新加坡關稅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商品刨除運費和保險費的售價少於400元,就屬於低價商品,須由商家收取消費稅。400元的頂限也取決於商品單件價格,而不是總價。
旅行消費稅
現行做法無法準確反映出旅行安排服務的消費地點。雖是預訂國外酒店,但享用的是新加坡消費者。因此我國決定更新這類服務的消費稅處理方法,按消費者所在地來決定是否徵收消費稅。
從2023年起,本地消費者使用旅行安排服務時須按標準稅率繳交消費稅。


旅行安排服務(travel arranging services)包括預訂酒店、火車和航班等國際住宿和交通安排,以及旅遊保險等。凡使用這類服務的新加坡消費者,日後都須支付消費稅。
新加坡也將更新旅行安排服務的消費稅處理方法。
目前會根據住宿的所在地、交通安排是否屬於跨境性質等因素,來決定是否按標準稅率為相關服務徵收消費稅,或是提供零稅率(zero-rated)待遇。以住宿為例,如果預訂的是新加坡酒店,消費者就須支付消費稅;預訂國外酒店則不必繳消費稅。
外地酒店是否另收增值稅
新加坡因此決定更新這類服務的消費稅處理方法,根據消費者所在地來決定是否須徵收消費稅。
例如,使用旅遊服務線上平台Agoda預訂國外酒店時,只要消費者是在新加坡著手預訂,就必須付消費稅。至於酒店本身會否向消費者另外徵收增值稅(VAT),則視當地的相關條例而定。
確保本地與海外供應商,消費稅處理方法一致。
這會確保本地和海外供應商提供旅行安排服務時,在消費稅處理方法上一致。

外國旅客日後來新加坡時,如果使用本地的旅行安排服務,也須支付消費稅。
在醫療、建屋、支持弱勢群體,以及加強社會契約等方面的開支會越來越大。這些方面的需求不會因為全球經濟局勢而變得不那麼緊迫;反之,本地必須著手填補這個開支缺口,才能確保有足夠資源資助新加坡人所需的項目。
因此,選擇不延後上調消費稅,而是通過定心與援助配套,協助大部分新加坡家庭抵消至少五年的額外消費稅負擔。
與此同時,隨著旅遊業逐步恢復,本地外籍人士和旅客徵收的消費稅額也會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