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變種病毒襲來!新加坡200多萬人確診,現在怎麼樣了

2022年11月30日   •   3萬次閱讀

全球多國專家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美國正在遭受3種新冠變異株BQ.1、BQ.1.1、BN.1侵襲,因年底節日聚會變多,官方預計或出現病例「激增潮」!

而這些新變種對於如今邊境、生活皆不設防的新加坡來說,會成為新的挑戰嗎?

圖源:Yahoo

1冠BQ.1、BN.1來了

哪種變異株會成為新主宰?

隨著北半球入冬,專家們討論的方向也變了。眾所周知,天氣冷的時候新冠病毒留存更久更活躍,秋冬季也可以說是新冠主場。

現在的最新情況是這樣:

亞洲,主要活躍的變異毒株為新冠XBB,從BA.2變異而來。歐美,主要活躍的變異病毒為新冠BQ.1(從BA.5變異而來)、BQ.1.1(從BQ.1變異而來),美國近期還發現了BN.1。

現在專家的關注點,在於哪一個毒株最終成為今年冬季主宰全球的新冠變異株?以及現有的疫苗是否足以抵抗新變種毒株侵襲?

咱們分別來看看。

新冠變種BQ.1、BQ.1.1 重症率更高,是美國當前主宰毒株

美疾控中心最新數據,BQ.1 以及其亞型 BQ.1.1兩種毒株占美國近期新增病例的57%。從病毒特性上來看,BQ.1及BQ.1.1跟其他變種很不一樣。

① 高傳染性。它們是前一代變種BA.4跟BA.5能力的結合,具有高傳染性。

② 更高的重症率。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病毒和新興病原體項目聯合主任Shan-Lu Liu團隊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

比起前一代,BQ.1和BQ.1.1跟人體細胞融合性更強。融合性越好,意味著引發的疾病越嚴重。

華盛頓大學健康研究所教授Ali Mokdad認為,這或會帶來更多的住院病人和死亡。

除此以外,德國研究團隊還發現BQ.1.1對目前所有已知的單克隆抗體治療都具有耐藥性。這一結果已刊登在柳葉刀子刊。(Omicron sublineage BQ.1.1 resistance to monoclonal antibodies )不過,單克隆抗體療法主要用於有嚴重併發症潛在風險的新冠患者。

所以研究團隊也做出補充,BQ.1.1對單克隆抗體表現出的耐藥性,於絕大多數新冠感染者來說沒有實質影響。

新冠變種BN.1

另外一種正在流行的新亞型毒株,是BN.1。最早於7月末出現,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奧地利、澳大利亞和印度。美疾控中心表示這一變種正在當地加速傳播,官方預測 BN.1導致的感染病例比例可能每2周翻倍。

BN.1病例目前占美國新增病例的5.1%。在病毒特性上,專家團認為BN.1 同樣具備極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新冠變種XBB傳染率大於BQ.1,重症率比前代更低

XBB在美國新增病例中的所占比例非常低,只有3%。但它在本地卻「如日中天」。據上周衛生部的統計結果,新加坡高達65%的本土病例都是感染XBB。

這個結果說明了什麼?

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福奇在講XBB特性的時候,專門提到了新加坡。他是這麼說的:新加坡因為XBB出現病例激增情況,但住院人數沒有大幅增加。所以可以證明針對奧密克戎BA.5推出的疫苗,可能沒法抵抗XBB感染及輕症,但大概能預防重症

結合上述情況,當前各國專家都在關注各種新冠變異株的發展。對於哪一種毒株會成為今冬主宰,多數行家認為會是XBB。因為它的傳染性大過BQ.1。

那麼這些新變種於剛經歷完XBB變種浪潮的新加坡來說,會是新挑戰嗎?

2 新加坡最新疫情近況

實拍街頭場景,年底更熱鬧!

新加坡已經沒有公布每日新增病例了。但衛生部會更新過去一周的整體情況給大家知道:

過去7天平均新增本土病例1352起,每周病例傳播率微增到0.76。

現存因新冠住院人數145人,其中需要吸氧11人,ICU患者11人。

因新冠入住普通病房123人。

過去28天內,新加坡累計新增6萬3865起確診病例,其中99.6%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3%需要氧氣供給,0.04%住進加護病房,0.03%病逝。

至於近期出現的新變種毒株,新加坡衛生部沒有提及。

從過去兩年的做法來看,新變種出現,新加坡當局會先監測其動態再決定是否採取行動。如果沒有提及,那就意味著一切照常生活無礙。

比如XBB開始盛行之際,當局就先進行管控醫院探訪人數限制為的就是不讓高傳染性的XBB,進一步影響到免疫系統低下的病患。

圖源:海峽時報

而對於其他民眾,則是在不收緊措施的情況下,分年齡層開始追加接種新型新冠疫苗——莫德納/Spikevax二價疫苗,針對原始毒株及奧密克戎BA.1毒株。

10月中旬起,新加坡50歲以上的年長人士先行開打,到現在18歲以上人群也能接種。可以說打疫苗的策略一如既往,但也真的給了新加坡不設防的底氣。

最近的新加坡街頭都是這種畫風的。↓

隨著12月聖誕節的臨近,各大購物中心下大功夫搞聖誕裝飾、展覽、活動。

30°C的新加坡,突然飄雪吸引、聚集了很多人。↓

留影沒戴口罩,反而看到真實的愉悅。↓

當然,新加坡也不是不管新冠了。

綜合過去兩年的探索,新加坡已經有一套相當完善的新冠 「指南」。

3 新加坡總確診200多萬人

官方指導新冠「如何自理」

如下圖,新加坡的患者「自理指南」主要分三大部分。↓

圖源:8視界

在新加坡ART結果呈陽後無證怎麼做?

我的ART結果呈陽,但是健康狀況良好,需要就醫或去做PCR檢測進行確認嗎?除了下列人士應該就醫,其他人在家自我隔離即可:

未滿五歲;完成疫苗接種且年滿70歲;年滿50歲且未完成疫苗接種;懷孕;正在洗腎;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或患有愛滋病(AIDS);進行過器官移植手術;患過癌症;患有弱化免疫系統的疾病,或服用弱化免疫系統的藥物;半年內曾因心臟、肺部、腎臟、肝臟或腦部疾病入院;未滿12歲且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影響心臟、肺部或腦部的先天性病症或生長障礙。

如果我不屬於高風險群,健康情況也良好,要隔離多久?

請自我隔離至少72小時再進行ART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呈陰性,你就可以結束隔離,恢復正常活動。如果檢測還是呈陽,請繼續進行自我檢測和隔離,直到結果呈陰,或是隔離期滿。

已經完成疫苗接種或未滿12歲者的隔離期為最長7天,已滿12歲的未完成疫苗接種者則必須隔離最長14天。

因為ART呈陽而自我隔離的期間需要有病假單嗎?

僱主不應該要求ART結果呈陽但身體狀況良好的員工到工作場所工作。如果員工無法在家辦公,僱主無需要求員工出示病假單,應該讓他們休有薪病假,不應該要求員工拿無薪假。

圖源:the new paper

在新加坡ART結果呈陽後身體不舒服怎麼做?

如果你不舒服,請前去就醫,醫生將對你的情況進行判斷。若你的症狀嚴重或屬於高風險族群,醫生將為你進行PCR檢測以及ART檢測,症狀嚴重者也可能被送院接受評估。屬於低風險且症狀輕微的病患則會接受ART檢測。

我怎麼知道我的症狀算輕微還是嚴重?

如果你出現這些症狀,你應該就醫,醫生會進行評斷:胸口痛;呼吸短促;身體一側突然無力、言語不清、臉部下垂、吃止痛藥也無法消退的嚴重頭痛;心悸;手腳突然疼痛紅腫。如果你出現這些症狀,也應該就醫尋求建議:持續上吐下瀉,無法攝取液體;持續發燒三天或以上。

圖源:flickr

如果檢測結果呈陽,要隔離多久?

如果你的症狀輕微且屬於低風險群,你可以在檢測呈陽至少72小時之後自行進行ART檢測,只要結果呈陰,就可解除隔離。

如果你的症狀嚴重或屬於高風險族群,衛生部會聯繫你告知康復程序,評估你是否適合進行居家康復,否則就會安排把你送往合適的護理設施隔離。護理設施會判斷你何時能夠出院。

已經完成疫苗接種的年長者在家康復,安全嗎?

70至79歲的年長者只要已經完成疫苗接種,也可在家康復,但當局會為這些病患以及尚未完成疫苗接種的較年輕病患安排醫護人員,密切留意他們的健康狀況。不過,如果你年滿80歲,即使你已經完成疫苗接種,也不適合進行居家康復。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