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對很多人來說是充滿期待的,因為這樣的空檔剛好足夠去一個距離近一點的國度走走,慢慢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我一直對新加坡充滿憧憬。對我來說,那裡是一個先進之都,有好吃的海南雞飯、好玩的環球影城、奢華的濱海灣和必到打卡點——魚尾獅。
而兩年前的五一假期,我終於去到新加坡,也體會了很多以前都不曾聽過的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新加坡原來也可以說家鄉話,可以一包紙巾占位置……這些細微的發現都剛好驗證了我對新加坡美好的印象,相信看完我的分享,你也會恨不得立馬飛到新加坡體驗一番!
華人文化
熟悉的方言

在新加坡,不要以為你可以在本地人面前大聲說家鄉話,因為這裡的人普遍都聽得懂方言!
抵達新加坡之前,我也曾擔心過語言不通的問題,但當我走在這裡的街上,我發現除了英語,還是可以聽見熟悉的方言,和當地人用中文溝通也沒有障礙。
新加坡總人口達到570萬,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74%左右(華人居多),除了新加坡政府承認的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中文,也有部分新加坡人能說各籍貫的方言,如閩南語、潮州話、廣東話、客家話或海南話。不像歐美或者日韓,這裡濃厚的華人文化,走到哪都是「自己人」,倍感親切。


新加坡人氣最旺的廟宇——四馬路觀音堂
美食之都
多元美食天堂
不過說到熟悉感,就不只有語言,還有和國內相似的飲食文化和支付方式。
新加坡不僅僅是花園城市,更是一個美食天堂。多元種族的文化與傳統,讓新加坡的美食文化愈發豐富多彩。
但如果突然想念家鄉食物,也不難找到國內美食,那時候我曾到一家潮州菜館,味道還很正宗哦~我和朋友都感嘆在異國居然也能有家鄉的味道。
此外,新加坡的支付方式也同樣很便利,比如支付寶、微信、銀聯等都相當普遍,有時候我甚至都忘了自己身處國外。
不過有一樣事情還蠻有趣的,如果你第一次到新加坡的話,就要注意了:在餐廳里只要你看見座位上放了紙巾,就別一屁股坐下去了,這可是新加坡人獨特的占位方式,如果你動了它,恐怕會被紙巾的主人警告。
「怕輸」文化
爭當「第一名」
奇怪的現象又何止紙巾霸位而已。
還記得去新加坡的時候,有一家新米其林餐廳開張,原以為可以趁機嘗鮮,卻發現本地人大排長龍,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告訴我,這種「一窩蜂」現象,在新加坡屢見不鮮,新的奶茶店、新手機上架……都必然瘋狂排隊。
這可能就是新加坡當地人常說的「Kiasu」 ,閩南話里的詞,意思是怕輸。
朋友說他們因為怕落後,所以他們搶著嘗鮮,搶著擁有新品,更多的是害怕落後於同輩人。
我卻不這麼認同。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述的就是新加坡「怕輸家長」,試圖把他們的孩子送往最有名望的學校或者在最好的街區買房子。
文章里也說到:「必須盡一切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生活,在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國家,我可不願讓我的孩子落在別的孩子後面」,相信這也是大部分新加坡家長的想法。

或許正因為競爭越激烈越「怕輸」的心態,讓新加坡人一直「搶先」,讓他們擁有許多「第一」:
你知道新加坡拿了多少個全球第一嗎?
——2019年新加坡拿了五個「全球第一」、五個「亞洲第一」。
「全球第一」包括:
全球最佳機場(樟宜機場)
地表最強護照(189個國家和地區免簽)
取代美國成為「最具競爭力經濟體」
全球最智能城市(在衛生、安全、綠意空間、教育等方面表現優異)
超越日本、瑞士成為「預期壽命最長國家」。
同時它還擁有五個「亞洲第一」:
亞洲最宜居城市(新加坡在全球排名第25,亞洲排名第1)
亞洲最佳退休儲蓄機制
亞洲第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亞洲最能吸引人才的國家
亞洲第一醫院(新加坡中央醫院(簡稱SGH))。
除了這10個第一,新加坡也是世界領先的海事之都、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第一個不許高糖飲料打廣告的國家,有全球最美味泡麵 、全球最佳街頭美食。
世界領先的海事之都
根據挪威諮詢機構Menon Economics和諮詢服務公司DNV GL發布的2019年《世界領先海事之都》報告,新加坡再度被評為「世界領先的海事之都」之首。
所以如果你去到新加坡的港口走一走,會發現港口的繁忙,船隻絡繹不絕。因為在那裡,2019年吞吐量為3660萬個標準箱(TEU)。

新加坡港
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
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最新公布的2019報告顯示,在提供醫療保障、教育、營養供給和兒童權益保護四個方面,新加坡再一次成為全世界最適合兒童成長的榜首國家。

受疫情影響,新加坡在抗疫方面,還拿了個「第一」。根據《彭博社》公布一組數據,新加坡在四月份全球抗疫能力排行榜中,超越紐西蘭,排名第一。


便捷交通
十分鐘生活圈
最讓我佩服的還是這裡的交通體系。單靠公共運輸,我玩翻了整個新加坡。這裡的城市發展經過精心策劃,每個商場都緊挨地鐵站,去哪裡都可以。
理想的生活圈,是在步行可接受的範圍內。依靠著發達的交通網絡,新加坡打造出一個又一個緊湊和完善的生活圈,出門吃飯、購物、看病、健身、閱讀,10分鐘路程內都能實現,簡直就是夢寐以求的生活。

新加坡垂直社區的水平交通
另外,面對不斷上升的人口與海平面雙重挑戰,新加坡也正在規劃超高居住密度的「垂直花園社區」,在單位土地上集合更多綠地(綠容率)、住宅、能源與農業供給,上千個小型居住單元集中在一個超高層建築內,城市走廊(天街)與空中花園融為一體,形成零能耗、自然通風的社區開放交流公共空間,將綠色返還率提升到史無前例的750%。
環境乾淨
環保城市
新加坡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環境好。因為之前有看到新聞報道——「口香糖禁令」,頓時覺得這座城市很乾凈。而當我來到新加坡之後,發現街道確實很乾凈,垃圾桶更是隨處可見,乾淨程度絕對是名副其實的。
新加坡的環境表現,在全球名列前茅,是亞洲最乾淨國家。在新加坡有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水源、隨處可見的垃圾桶、乾淨的土地和高水平的公共衛生。

新加坡雖屬城市島國,面積狹小,資源有限,但卻能取得優異的環境,原因主要在於新加坡從上世紀60年代起推行的一系列廣泛的環保計劃與政策等。
完備的環境立法,嚴厲的執法監督
新加坡具有完備的環境立法。新加坡環境污染管制法令,對各類廢物的處理和排放都規定了明確標準,使各項工程建設、工商活動和日常生活都有法可依。
三管齊下的垃圾處理政策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邁向零點廢物埋置、邁向零點廢物」的垃圾處理政策。關於廢物排放、關於廢水廢氣都有明確的處理操作標準。
全民環境教育及民間團體的參與
新加坡強調進行群眾普及環保教育,設立了相應的專門機構,負責確保各項建設和社會活動不會引起不可控制的健康問題、安全問題和污染問題。
環境教育也成為學校課程,鼓勵每所學校至少成立一個環保俱樂部,並設法在大專學府培養環保大使。
治安良好
世界級安全都市
在亞洲範圍內選一個安全國家旅遊,相信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新加坡,包括我在內,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五一假期選擇去新加坡旅遊。
在世界最適合一個人單身旅遊的安全國家中,新加坡排名前十。
新加坡向來以「良好的治安」自居,更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安全大都市。因此,在新加坡就不用太擔心人身安全問題。
美國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於10月27日發布2020年《全球法治》(Global Law and Order)報告。新加坡整體法治指數與土庫曼並列全球第一,達97分。中國緊跟在後,得分為94分,冰島和科威特得到93分,並列第三。

健全的法律
新加坡立法內容十分繁多,據新加坡媒體報道,新加坡現行的法律、法規達400多種,涉及在新加坡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完善的安保系統
新加坡雖然國土面積小,但在這裡一共安裝了約86000台監控器,相當於每1000人就有15.25台攝像頭監控!鑒於新加坡國土面積只有700多平方公里,這個攝像頭的密度可以說是非常高了。
夜間照明
在新加坡,白天的新加坡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晚上的新加坡燈火通明,算不上360度無死角,但基本上也覆蓋了絕大多數的大街小巷,吃完宵夜回家或者怕黑的女孩子也不需要額外擔心。
強大的警務
新加坡良好治安的背後的首要原因,便是強大的警務支撐。多地駐點,秉公執法,以及任一警署或者鄰里警崗的服務櫃檯,在15分鐘內處理市民的要求,有什麼都能第一時間聯繫到警方。
總結
保值的房產市場
到過新加坡才發現,那裡不只是適合旅遊,更是一個值得生活的地方。無論是環境、交通這些「硬配套」,還有語言、飲食等「軟文化」,成為了新加坡一張張國家名片,吸引著無數人的嚮往。
如果你問我願不願意到新加坡生活,老實說我會考慮。而且我聽說趙薇、李連杰等明星也都在新加坡置業了,不是嗎?
..................................
作為亞洲金融中心,新加坡有著相當成熟的房地產市場。畢竟「保值」是新加坡房產的屬性,「穩重有升」是新加坡房產的代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