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標誌。行動黨進入多事之秋,近期爆出兩起政治醜聞。(海峽時報)
作者 倉吉
李顯龍總理星期三(8月2日)針對近來發生一連串涉及政治職務者的事件,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
他當時想必是心中苦澀的,但他仍必須給新加坡人一個明確的交代。
新加坡人聽了他的解釋和追述滿意了嗎?
恐怕這也不是新加坡人一時之間可以一語以概之的問題。

李顯龍總理8月2日在國會發表中英文部長聲明,還與議員們展開數小時辯論。(通訊及新聞部)
交通部長易華仁目前被貪污調查局調查,暫停職務期間薪金減至每月8500新元,「直到另行通知」。這一點澄清有其必要。
部長領高薪,是與其職務和責任的繁重相稱。但是,當部長涉嫌任何不當行為,職務暫停「被請缺席假」,若工資照領,顯然會在公眾不滿的心頭火上加油。
日前,網上也傳出易華仁住家前的警衛已經撤走,空留一個警衛崗。種種跡象顯示,目前保釋在外的易華仁涉嫌的案子性質不輕。
貪污調查局是在今年5月29日向李顯龍總理彙報,正針對易華仁展開非正式調查。
相隔一個多月後,貪污調查局局長7月5日向他報告進展,並尋求同意啟動正式調查和約談當事人。李總理隔天予以同意。

交通部長易華仁7月18日早上被拍到進入貪污調查局。(聯合早報)
易華仁在同月11日被捕,隨後獲保釋。事件發生的過程,符合法律上的流程。
總理說他5月得知易華仁被貪污調查局盯上後,也將這個信息告知貿工部長顏金勇,讓他有心理準備,因為易華仁掌管貿易關係。
然而,一位部長被反貪局調查是重大政治事件,何況是主管重量級部門交通部的部長。難道內閣,甚至執政黨的整體議員不都應該及時受到知會嗎?
易華仁最終會不會被正式起訴,還是未知數,李總理籲請公眾不要妄自揣測。網上和社交媒體的評論,政府還容易監控,但民間的悠悠之口,政府就很難阻止。
這個案件在調查中,李總理也許還有許多難言之隱,還無法解除公眾心頭的疑惑,執政黨的議員接下來面對選民,也會覺得難堪。
對於前議長陳川仁與前議員鍾麗慧的婚外情,從李總理的部長聲明看來,其嚴重性超越之前的類似醜聞。

2020年11月,李顯龍總理得知前議長陳川仁(右)和前議員鍾麗慧搞婚外情後就分別找兩人面談,進行一對一輔導。他們當時都同意結束這段不當關係。但後來種種跡象顯示,兩人依舊藕斷絲連。(新明日報)
行動黨處理婚外情可分為至少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當事人接受訓誡後結束婚外情,事情到此為止,無須採取進一步行動。
第二種情況是行動黨必須立刻採取行動,例如當婚外情一方對另一方有主管責任。
第三種情況是,除了婚外情之外,這段關係有不當之處。這種情況下,雙方會被訓誡,即使婚外情結束,仍須對他們採取行動。採取什麼行動以及何時採取,取決於事實和越界情況。
李總理明確地說,陳川仁和鍾麗慧屬於第三種情況。
陳、鍾婚外情醜聞不會由於兩人的辭職、退出政壇而結束,新加坡政府可以依據什麼法律對兩人施予懲罰,我們也只能等著瞧。

前議長陳川仁(中)7月17日正式退黨和辭職。《聯合早報》7月18日上午還拍到人民行動黨馬林百列集選區五人團隊的布條,下午就被撤掉了。(聯合早報)
正如李顯龍總理所說的,這類政治醜聞以前發生過,以後也可能再發生。政府必須採取相應行動,以懲效尤。
李光耀當家時代,婚外情的事件也曽發生在有政治職務的領袖身上,包括部長級人物,但那是網絡時代之前的古早時。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今天,新加坡政府受到的輿論壓力非昔日可比,尤其是建國以來政府就不斷強調的賢人政治早已深深植入新加坡人的腦海里。
新加坡人以「聖潔」的標準要求政治領袖,政治領袖一旦出軌,便是致命的錯誤。陳、鍾二人受到的輿論懲罰現在還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新加坡的選賢任人制度無論如何考慮嚴密周詳,都沒有可能完全制止這類事情的發生,一而再,再而三,就看相隔的時間多久。
在新加坡今天的制度下,政府要如何向當事人追究責任,要如何做到法理情面面俱到,執政黨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