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 是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在經歷過雙十一的瘋狂之後,你是否已經逐漸平靜下來,想到了房間裡還未拆封,那一堆從家鄉寄來的慰問品背後,你最想感激的人。

作為歷史上最古老的一個節日,感恩節也是團圓的日子。在11月末的那個周四,團圓重聚,吃火雞,談論自己最近的生活,想要感激的人。
而對於遠在海外留學的學生來說,
思念是在所難免的。
在感恩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他們究竟最想感激的是誰呢?
#在很多調查中,他們都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父母!
他們笑著將你推上遠行的飛機,背後卻哭成了淚人。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行。
新加坡雖不算那麼遙遠,但也相隔大海……

留學生家庭的父母也想孩子陪在自己身邊,但是卻為了孩子的未來咬牙將他們推走。
在匆匆忙忙的學業中,在不醉不歸的聚會中,充實的生活讓你無暇會想起什麼,但總有一個孤獨的夜晚,潦草收場的天亮,你會想起,父母的愛一直都在。
即使遠隔千里,父母仍舊在你的生活中扮演最後也最堅實的後盾。

很多難以言說的酸楚,很多難以入睡的夜晚,都可以和父母分享,就算是一份番茄炒蛋,也能夠在深夜起床為你做出來。
今天就是感恩節了,假如你被遙遙相望的大海牽絆住手腳,那就打通電話,打開視頻,和父母鄭重的道一聲謝謝!
#感恩之心常在
——探尋新加坡的感恩教育!
新加坡,春天的氣候適宜,不會太冷或是太熱,也不會有秋天蕭瑟的氣息,讓人感覺很溫暖。
如果內心的風光也能日日如春,才是人生的大福報!人與人之間,不要像冬天那麼地冷漠,而應該互相關懷、彼此感恩。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只要感恩我的父母就好了,因為父母供給我生活所需,還栽培我受教育。」
感恩父母固然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除了父母以外,對其他人也一樣要抱持感恩心,因為我們的生活,必須靠各行各業的人士共同付出。
「Thanksgiving Day」雖為西方節日,
但感恩,同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是華夏兒女的優秀品質和行為準則。
感恩的心,時常能夠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
新加坡雖然為亞洲國家,但是同我國一樣都面臨著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和碰撞。
新加坡批判性地弘揚了我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很好地解決了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特別對我國傳統文化中「八德」即「忠孝仁愛禮義廉恥」賦予了時代意義。
新加坡認為,感恩意識應該從三個方面培養:
step
1
在社會方面,應當加強感恩意識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感恩氛圍,將感恩教育作為人的終生教育;
step
2
在家庭方面,首先要求家長們以身作則,其次要使青少年對感恩有正確的認識,這就需要良好的家庭感恩教育;
step
3
最重要的在學校方面,主要圍繞「德育」的主題來開展,使得感恩不再是空口白話。
在新加坡,每個中學生畢業前都至少參與過兩個「德育在於行動」(Overseas Values in Action)項目。德育在於行動強調自主的社會參與,希望學生在學習有成的同時,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活躍公民,願意長期為社區及需要幫助的人做出貢獻。

根據新加坡政府的調查顯示,在「德育在於行動」計劃實行六年來,取得良好成果,多數中小學和高中學生從中獲益。
可見計劃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有益的,那麼這項計劃從何而來呢?
1 「德育在於行動」是什麼?
2012年,新加坡宣布「德育在於行動」計劃(VIA)將逐漸取代社區參與計劃(CIP),新的計劃重點將從社區服務轉移到培養學生所需的價值觀與道德觀。

圖片來源:The Straits Times
通過VIA計劃,學生能夠學會解決社區的問題以及滿足大家的需求,並就如何為學校、家庭或社區的改善做出貢獻提出建議。
2 VIA計劃有哪些活動?
在崇正小學,學生們發起了名為Grampathy(感恩和同理心的結合)的活動,其中包括去年出版的一本兒童故事書和今年出版的一本漫畫書。
這本名為「Shoe Koala和他的鞋子」的故事書圍繞著一直考拉展開,在故事中考拉為動物朋友們製作了各種各樣的鞋子,這讓它意識到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需求。

這本書的目的是教育孩子們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事物的重要性,以及向周圍的人表達感激和同情的重要性。
這本20頁的書印了大約1000冊。學生們向PCF Sparkletots幼兒園免費發放了500份,剩下的以5美元的價格出售,以支付他們的投入費用。
該校小學六年級的小組組長Syabil Oh說,同學們甚至打算在離開學校後繼續展開這個項目,探索出第三本書的想法。
Syabil Oh說:「我們希望吸引到更多的人,傳播更多的信息。」
學校則表示,為他們創造這樣的環境是很重要的。通過這樣可以確保我們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更全面且有趣的教育旅程。
3 VIA計劃面向哪些學生?
新加坡規定,中小學、初級學院和中央研究院的學生必須參加VIA(行動價值觀計劃),屬於學生們的必修課程。

此前的CIP計劃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期限能完成該計劃,但是VIA計劃沒有設定最短完成的時間限度,學生在念書的五年中均有機會完成新課程。同時,學校還可以定製他們的專屬VIA課程。
根據調查顯示,在新加坡,有高達36%的人感恩社會是因為他們認為可以為他人的幸福付出,即使自己獲得的很少。

圖片來源:Youth Corps Singapore
在回報社會方面新加坡青年進行感恩的方式有:
參加公益活動,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參加公益組織(如願之心Willing heart、新加坡紅十字會 RED CROSS SINGAPORE、食品援助FOOD AID、華社自助理事會CDAC、SG CARES等等)。
在回報家庭方面新加坡青年進行感恩的方式有拜訪老人,和家人出門度假(燒烤,野餐等等),陪老人進行戶外活動等。

在參與活動的同時,體會到「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樂。
就像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所說的:
「新加坡,一個富有活力的環球都市,創造突出環境,打造新加坡精神,勇敢並具有同情心,自信不自滿,這股精神把我們聯繫在一起,成為團結一致的人民,各自竭盡全力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