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著名建築事務所WOHA的地標性建築作品之一的豪亞酒店位於新加坡高密度的CBD核心地段,是熱帶城市的土地利用集約化的典型,也是綠色建築的代表。


齒輪梨導師帶同學們參觀新加坡著名建築事務所WOHA的地標性建築作品Oasia Hotel。這棟建築設計理念是希望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帶來一些綠意,也給城市中的鳥兒帶來棲息之地。導師向同學們介紹建築垂直綠化的設計方式,包括結構設計師是如何在建築鋼管上添加灌溉裝置以保證植物的存活。
走進新加坡清潔科技園(CleanTech Park)
—— 體驗真正的未來科技


CTP是新加坡首個生態園區,其重點是保留該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培育有利於集群環境,鼓勵思想和知識的交流,以及工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合作。


清潔科技園區被構想為設置於熱帶雨林地區的首個商業園區,在發揮新加坡作為推動全球可持續領導者角色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作用。齒輪梨導師向同學們介紹了科技園的新能源無人駕駛汽車、垂直綠化的澆灌系統及LED智能光照、水凈化流程等,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如何運用新能源科技打造未來生活的實驗室
走進天空之城(Sky View)
—— 走進不可思議的魔方之城


新加坡組屋是世界上聞名的政府住房政策之一,組屋SkyView位於公共私人混合的高層住宅區內,旨在展示高居住密度的公寓也可以十分舒適。社區生活的豐富性和可持續性也是設計的主題。此項目全部的公共區域都面對公眾開放。


齒輪梨導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其工作團隊的作品,著名的Sky View,這是新加坡最高的第一棟公共住宅,並榮獲白金綠色標誌建築。包含80個公寓,每一戶公寓都可共享帶有遮擋的社區露台花園。其目的是促進居民的互動交流,使之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學們參觀了8層的空中花園及47層的屋頂花園,感受成群的塔樓在建築中穿拆錯落的出現,驚嘆設計的智慧。
走進新加坡藝術中學(School of the Arts)
—— 尋找藝術殿堂


SOTA是新加坡第一所具有中學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公立藝術專科學院,SOTA的建築也被譽為新加坡現代建築最強推薦之一,曾獲得2011年新加坡總統設計獎及2011年RIBA International Awards等重要獎項。


由新加坡MICA創建的SOTA是新加坡市中心少數的高層教育建築,爬滿綠植的外牆在街道上特別的顯眼,齒輪梨導師介紹了一層的空間是學校與藝術中心的結合,無論是不是學校的學生都可以從這裡走過,這一個開放性的入口空間,屬於城市裡的每一個人。同學們還體驗了藝術裝置,觸摸各種與藝術相關的物品和材料,感受別出心裁的藝術學習氛圍。
走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 認知教育的意義


NTU作為新加坡國內乃至亞洲境內最優秀的高等學府之一,被泰晤士報評為全球發展最快的年輕大學。其富有智能科技感與環境友好型的校園環境不僅使得它成為了世界上最美麗的校園之一,還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受教育環境。


齒輪梨導師為同學們講解NTU的The Hive學習中心,這是NTU最為出名的建築,建築外觀與點心蒸籠相似,學生們都稱其為「小籠包」,建築中庭不設屋頂,自然採光,垂直綠化面積也大,遮擋部分陽光,做到環保節能。隨後參觀的華裔館是南洋大學的前身,館內立有NTU的創始人陳六使先生塑像,導師向同學們介紹了陳六使原是陳嘉庚的下屬,捐獻叻幣伍佰萬創辦南洋大學並聘請林語堂為第一任校長,以此受到僑界的尊敬。NTU擁有備受國際認可的國立教育學院、揚名亞洲的傳播與信息學院,以及走在新加坡生命科學發展最前沿的生物科學學院,NTU的國防與策略研究所更是全球權威的研究機構。
走進淡濱尼天地(Our Tampines Hub)
—— 從新定義社區合心生態


淡濱尼天地集合12個政府部門與機構的服務為新加坡最大型的新一代社區,2017年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式揭幕,並獲得聯合國建築與社會住屋基金所頒發的世界宜居獎。


齒輪梨導師向同學們介紹了這個集合12家政府部門和機構服務及設施的場所,加上同在屋檐下的民眾俱樂部、體育場、圖書館以及小販中心等設施,這裡形成了新加坡最大的社區綜合體。同學們穿梭在鄰裡間,走訪社區中的飲食、購物、娛樂、閱讀、運動等功能區,感受共享空間及公共圖書館,在藝術互動裝置區完成創意的小作品,發現獅城另一面。

WORKSHOP 工作坊
智能環保科技工作坊


如何創造一個可持續的生活環保裝置?齒輪梨導師從污水治理,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以及零耗能的建築等多個角度與同學們討論了為什麼新加坡能成為亞洲最綠色的城市,並利用虹吸原理結合智能硬體製作一款自動澆花裝置,通過土壤濕度探測傳感器來檢測土壤的水分變化,如果植物土壤水分少了,就自動澆水。
創新設計分享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