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國爭光,「舌戰獅城」的辯手們怎麼樣了

2020年07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要說前段時間最火的話題,莫過於B站為五四青年節推出的視頻「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後浪》。由老戲骨何冰深情獻聲,短短几分鐘,熱血澎湃、催人奮進,有網友贊其為「少年中國說現代版」,那句「心中有火,眼裡有光」更是成了年輕人的代名詞。

時至今日,這條短視頻的播放量已經突破2000萬,火爆的原因不僅是響應者眾多,反對的聲音也不在少數。支持者認為,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一定比前浪要好,因為前浪為後浪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和平台,後浪們應該理所當然地飛得更高;反對者認為,能成為浪潮的永遠只有少數,所謂的「前浪」「後浪」不過是大海波濤洶湧的表面。而表面以下的,則是毫無波瀾的「大多數」,這類反對的評論,也不乏有吶喊的聲音。換句話說,《後浪》不過是少數人的狂歡。

芸芸眾生,自古以來便有不同的生活姿態,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後浪呢?「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讓我們把目光追回到1993年那場精彩絕倫、神仙打架般的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現場。

1993年的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由中國中央電視台和新加坡廣播局(即現在的新傳媒)舉辦,適逢新加坡當局為了推廣華文的大環境,造成更深遠的影響。

當年的評審可謂是星光熠熠,包括南洋理工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郭振羽教授、明報創辦人同時也是著名武俠小說家查良鏞(筆名金庸)先生、前東亞哲學研究所所長吳德耀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東方語言及文明學系教授杜維明教授、新加坡廣播局董事許廷芳律師。

(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年僅41歲的李顯龍先生擔任了頒獎嘉賓。)

1993年,姜豐、嚴嘉、季翔、蔣昌建代表復旦大學前往新加坡參加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他們四人在辯論場上先後與各大名校的辯手交鋒,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

決賽中,復旦大學抽到"人性本惡"的觀點,與台灣大學抽到的「人性本善」的觀點進行辯論,看上去無從下手的題目卻被他們說得條理清晰,尤其是蔣昌建作為四辯陳詞總結的最後,引用詩人顧城的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註定要用它來尋找光明」,引起全場喝彩,最後沉著冷靜地摘取冠軍,轟動華語圈。

(復旦參賽隊辯手左起:姜豐、季翔、嚴嘉、蔣昌健)

那天,復旦成為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冠軍,蔣昌建成為最佳辯手。可以說,這次國際上的辯論成功直接掀起各大高校的辯論風暴,而他們四人也被載入歷史,93年的"獅城舌戰"流傳至今,成為青年學生們觀摩學習的標杆。

(姜豐代表復旦辯論隊從李顯龍手裡接過第一名獎盃)

仔細想想,這場辯論引起國內關注的原因,僅僅是他們贏了比賽,拿到了最後的冠軍,為復旦、為國家爭了光而已?其實不然,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人們更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設,他們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是代表了中國無數有志青年的模樣,會說話是一門學問,暢快說話更是一種魅力。

據資料顯示,辯論隊子夜歸國時,大批記者在機場等候,《解放日報》頭版報捷,《演講與口才》連續數月賣到脫銷,當年國慶,央視一套在10月1日晚黃金時間播出辯論會決賽錄像,此後假期循環播放之前比賽,這四位年輕辯手,成為了舉國偶像。

(當年辯論隊在上海訓練時)

正方反方,說你說我,就如同真理,或許沒有確切的答案,但大家享受的,是在過程中沉浸出的喜悅,想法呼之欲出,通過舉例或論證讓對方心服口服,對錯也不容分說,每個人都願意表達,並能夠表達,是一種幸事,也是屬於一個時代的符號。

把時光拉回到現在,除了在學校期間偶爾還會去看一場辯論賽,在生活中誰還會特意去舉辦場辯論呢?時光荏苒,二十六載過去,四大辯手,都在做什麼呢?

四位中,可能大家最熟知的就是蔣昌建,頭髮泛白的他活躍在鏡頭前,主持《最強大腦》,也被粉絲稱為智慧男神,談吐舉止間,仍能看到他當年意氣風發、自信坦然的氣概。

他曾於2001-2005年成為《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學者,並任教於復旦大學,如今的他成了國內科技傳播的代言人,近期全程參與製作了《智造將來》,將為大眾傳播新科技的概念。

姜豐「一戰成名」,畢業後直接進入到了中央電視台的國際部,主持《正大綜藝》,之後又擔任《文化視點》的製片人、編導和主持人,27歲的她成為了央視最年輕的製片人。喜歡文學的她還發表文學作品,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正當事業蒸蒸日上時,姜豐卻選擇了去劍橋攻讀博士,優秀的人,總是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期間她與一名英國高管成婚,並生下一對可愛的兒女,由於巨大的文化差異,兩人並沒有走到最後,作為「單親媽媽」的姜豐,在國外創辦了留學機構,還進軍投資領域,擔任CEO,19年回國創業,歲月從不敗美人,年近50歲的她仍知性優雅,風采依舊。

相比於蔣昌建和姜豐,其他兩位則在法律領域深耕不輟。

季翔參賽時是復旦大學法律系二年級學生,1996年取得碩士學位,後畢業後赴美國攻讀法律碩士學位,畢業後在美國律師事務所工作,2003年之後在北京做律師,是上海方達律師事務所北京合伙人。

目前在北京,並且在國際仲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嚴嘉參賽當年取得復旦大學法律系國際經濟學士學位,被保送研究生。後赴香港讀金融博士研究生。1998年赴美國耶魯大學攻讀法學碩士,後在美國律師事務所工作,之後在香港做律師。

2006年回上海做律師。

曾經的「四大辯手」,也是眾多學生的青春,如今他們都已過了不惑和知天命之年,記憶隨風飄遠,那年夏天,永遠讓人懷念。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至今印象深刻:「每一時代的熱潮,決定了後浪的模樣。那個以詞句為刃,以真理為尺,不屑舉報更愛以理服人的時代一去不返,後浪正奔湧向前。」

(季翔、姜豐、蔣昌建、嚴嘉合影)

是的,時代在改變,四人也在改變,從未改變的,是對生活、對自己無悔的付出和向上的態度。「正奔湧向前」,也許,這就是關於「後浪」最中肯的解釋,換言之,「四大辯手」也是後浪,那樣的青春,熱烈激情,這樣的人生,豐富多彩。

遇見這樣的時代,看見曾經的樣子,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奔涌吧,後浪。

我們在同一條奔涌的河流。

(來源:網絡)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