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可以代表新加坡

2020年10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提到某個城市的代表

知名建築似乎總有一席之地

好比四合院之於北京

大本鐘之於倫敦

艾菲爾鐵塔之於巴黎

那麼,提到新加坡呢?

是設計前衛的金沙酒店?

(新加坡金沙酒店,圖片來源@老於推薦)

是「鎮坡之寶」魚尾獅?

(新加坡河口矗立的魚尾獅,圖片來源@Pureesign)

相較於這些美名遠揚的知名建築

其實真正能代表新加坡的建築

反而十分低調

俗話說得好

「大隱隱於市」

它可能就在你路過的某條街邊

也可能就是你去過的某家小店

(新加坡街頭的店屋,圖片來源@搜狐)

金沙酒店也好

魚尾獅也罷

更多的都是外界賦予新加坡的符號

而恰是那一間間小小的店屋

卻留存著獅城兩百年的歷史血脈

所以說

可以代表新加坡的建築

「店屋」

必當仁不讓

01起源

所謂店屋(Shophouse) 顧名思義

就是下面作為店鋪 上面作為住家的房子

通常為兩到三層高的聯排式房屋 建在有公共聯用牆的連續街區中 並在屋前為行人設有遮陽避雨的加頂走廊 (又可稱五尺基,俗稱五腳基)

(林立於街道兩旁的店屋,圖片來源@ST)

從外部來看

和高樓大廈的冰冷堅硬不同

這些店屋色彩繽紛

或靛青、或粉、或黃、或純白

在熱帶陽光的照耀下

格外吸引眼球

(色彩繽紛的街邊店屋,圖片來源@Medium)

從構造來看

店屋

常常是窄長的設計和裝潢

從街道的一頭延伸到另一頭

正面看起來往往相當狹小

只有四五米寬

(正狹側長的新加坡店屋,圖片來源@新加坡公寓網)

店屋雖然正面看起來相當狹小

屋內卻別有洞天

一家店屋的深度至少是寬度的三四倍 直通後巷 屋內分割為樓梯、房間、走廊、廚房、廁所 中部還會留下天井 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若在天井中養幾盆花草 配一張茶几 就有了那麼幾分出塵的意味 (店屋內部別有洞天,圖片來源@海峰之旅)

之所以呈現這樣的觀感 和店屋的結構設計不無關係 窄窄的木樓梯 與牆壁及屋頂之間 呈對角線狀或直立狀的圓木柱子 相得益彰 天花板上是成排的橫樑 架在兩側的承重牆上 支撐起各個樓層 房頂搭上瓦 就成了一座小樓

(新加坡店屋結構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關於店屋過於瘦長的設計風格 其起源向來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便是「殖民遺產說」 新加坡本地建築師、作家陳家毅 就支持此種說法

認為店屋的狹長結構 是因為在新加坡殖民的英國人 受到荷蘭人的影響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瘦民居起於16世紀 由於貿易繁榮 人們湧入城鎮 管理者為了方便 房地產即按照房子正面的寬度來收稅 精明的荷蘭人由是把房子越建越窄 再在深度上做文章 就有了窄長形的房舍

(阿姆斯特丹的窄長民居,圖片來源@新浪旅遊)

如果說阿姆斯特丹的瘦民居 對新加坡建築起到了重要的影響 但阿姆斯特丹與新加坡相隔數千公里 又是如何聯繫起來的呢?

事實上 在英國人開發新加坡時 馬六甲海峽的真正主人是荷蘭人 因此數千公里外的阿姆斯特丹建築風格 便影響了新加坡

(馬六甲河畔的荷蘭紅屋,圖片來源@小臉貓愛出行)

另一起源說則是「移民饋贈說」

一種常見的解釋是 店屋主人把中國南方民居的風格帶到新加坡 因為江南的水道旁 嶺南的街道邊 都有類似的瘦窄身形的民居和店鋪 早期華人下南洋 就把家鄉的建築風格帶到了新加坡 而且中國建築慣用木樑來支持房頂 傳統的店屋也不例外 凡此種種解釋 皆把店屋源頭指向了華人的故鄉——中國

(中國廈門的「騎樓」也是窄長的結構,圖片來源@陳煜)

其實 新加坡位於東西方交匯的要衝 所以店屋很可能同時受到兩種起源的影響 無論店屋從哪裡起源 這種建築風格很快在新加坡流行 一直到1950年代 都是新加坡主流的建築形式

(早期新加坡街頭老照片,圖片來源@海峰之旅)

店屋的風行還有深層次的原因 萊佛士登陸新加坡 精力充沛地為新加坡制定藍圖 按照管理殖民地的經驗 把不同種族劃分為不同片區 同時規定店屋的建築標準 如樓層高度、地基材料、牌匾位置等等 人們按照萊佛士的規劃 定居在新加坡河附近的各個社區

(新加坡早期規劃圖,河流的左側為華人居住區,圖片來源@Vamei)

之後 新加坡人口迅速膨脹 由於店屋的「五腳基」設計可以擋雨 完美適應當地氣候 再加上店屋臨街 是珍貴的商業資源 配合超強的商業及居住實用性 正面狹小的店屋 被島上居民紛紛採納 土生華人、移民華人、馬來人、印度人 會根據自己的口味 裝飾出形式各異的店屋 比如說 華人在店屋的正面 掛起牌匾和燈籠 在牆上刻上松、竹、梅、龍和麒麟

(新加坡Neil Road157號店屋,圖片來源@ST)

伊斯蘭教徒在房頂 繪出星月和植物標誌 在房檐留下連續的木飾 此外

馬來風味的木雕 希臘羅馬式的柱頭和拱圈 殖民風格的盾牌和勳章 爬滿了店屋的正立面 百葉窗、推拉窗、滑窗、玻璃窗競相登場 不同風格的元素甚至會混搭在一起 共同裝飾同一間店屋 留下別樣的混血魅力

02前世

起源說完了

就來說說店屋的「前世」

早期店屋中容納的

是大批下南洋的華人

小小的店屋

記錄了航海時代的東西方文化碰撞

之後更是見證著南洋華人的奮鬥史

白天在外辛勤工作

晚上坐在一起閒聊

店屋成為華人們在異國他鄉抱團取暖的港灣

(早期下南洋的華人,圖片來源@Vamei)

隨著一代又一代華人遷往新加坡

華人逐漸成為城市人口的主體

占據高達75%的人口比例

店屋的風格

也隨著時間起了變化

眾所周知

新加坡最初只是

東印度公司

在印度總部的一個小分支

非常不起眼

早期來新加坡謀生的華人

並不願意在店屋上過多投入

造出來的店屋自然相當簡陋

所以最初的店屋都是簡單的兩層小樓

裝飾和用料都相當簡單

(早期新加坡街頭的店屋,圖片來源@全網資訊)

後隨著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蒸汽船的使用

歐洲與遠東的貿易驟增

新加坡東西方樞紐的作用愈發凸顯

新加坡的治安狀況好轉

移民們開始有了定居的想法

、他們改變了傳統的兩層小樓制式

把店屋建成三層或者兩層加一層閣樓

店屋的裝飾也開始模仿英國人的公共建築

染上了西洋風

(過渡時期的新加坡店屋,圖片來源@Vamei)

20世紀初新加坡迎來了經濟大繁榮

抓住機遇快速富裕起來的華商

在店屋上彰顯自己的財富和品味

正面堆疊上大量的浮雕和裝飾

色彩與光影相交映

華麗而誇張

在裝飾上鍾愛運用曲線、弧面

以突出物體的動感和線型流動的變化

強調藝術形式

不禁讓人聯想到中世紀的歐洲建築

所以,這一特別時期的店屋

被稱為「中式巴洛克「

江夏平心閣

是中華巴洛克風格的代表建築

裝飾元素大量採用了十二生肖、花、鳥、吉祥圖案

和日常休閒生活場景壁畫

整體設計華貴富麗

正門兩邊的錫克教護衛壁畫

更是彰顯了屋主的富有和高貴的社會地位

(新加坡江心平夏閣店屋,圖片來源@海峰之旅)

再晚些的風格 以其大膽的用色和花哨的瓷磚 更是融合了華族,馬來西亞和歐洲元素的最佳組合 比如說中國的瓷器片頭飾 和蝙蝠翼狀的通風口與馬來木材細工 法式落地窗,葡萄牙百葉窗和科林斯壁柱

(Emerald Hill附近店屋,圖片來源@小豬lulu)

到了19世紀30年代

受西方現代主義裝飾風藝術的影響

建築模仿工業產品的樣子

採用幾何圖形和流線型裝飾

再加上省錢省工的現實需要

店屋的裝修漸漸趨於簡單和現代

追溯店屋將近100年的歷史會發現

不同時期的店屋擁有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

這不只直接反應了當時經濟和建築技術的狀況

也是人文社會審美變更的縮影

之後 便是一段黑暗的時期

二戰時

新加坡作為英國統治東南亞的中心

遭到日本飛機的狂轟亂炸

大量採用木結構的店屋遭到嚴重破壞

(二戰時遭日本侵略的新加坡,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2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7866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643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