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商海丨亞洲第一高校背後的傳奇華商

2020年06月12日   •   8892次閱讀

QS公布了2021年全球大學排行榜,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全球排行榜中保持亞洲第一,全球排名第11。南洋理工大學位於亞洲第二,較去年下滑了2個名次,全球排名第13。

圖源:新加坡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如何從一個小小的醫學院成為多年蟬聯亞洲第一的知名高校,培養出新加坡第二任總理吳作棟、前新加坡總統陳慶炎等政界名人,小編今天帶你了解推動新加坡國立大學從創立到發展中的商界先賢。

新加坡國立大學官方宣傳短片

視頻來源:騰訊視頻

一、發展歷程

1905

海峽殖民地與馬來亞聯邦政府醫學院成立。

1912

改名為愛德華七世醫科學校。

1928

萊佛士學院成立。

1949

愛德華七世醫學院與萊佛士學院合併為馬來亞大學。

1955

新加坡華人社團組織創立了南洋大學。

1962

馬來亞大學拆分為新加坡大學和馬來亞大學。

1980

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併,校名定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19世紀中期,新加坡尚屬英屬海峽殖民地,當地的公立醫療服務大多面向英國官員和警察,本地人醫療資源匱乏。1904年,陳若錦、陸佑等請願殖民政府同意建立學校,陳若錦以個人名義捐出了12,000元,1905年,海峽殖民地與馬來亞聯邦政府醫學院成立。

1912年,因為接受了來自愛德華七世紀念基金的捐款,同時紀念學校在愛德華七世在位期間建立的事實,七州府醫學堂更名愛德華七世醫學校

01 陳若錦

陳若錦(1859–1917),祖籍福建省永春縣,自幼接受私塾教育,精通馬來語和英語。與父輩一樣,陳在經商的同時積極參與政治事務,致力於為華人群體發聲。1889年,陳被選為新加坡市立法議員,1901年聯合創立海峽英籍華人公會(SCBA)。1904年,考慮到新加坡當地的醫療狀況,陳若錦聯合華人領袖和非歐籍領袖向殖民地總督提呈請願,建立醫學院。

02 陸佑

陸佑(1846-1917),著名華僑實業家、金融家,慈善家。出身寒微,早年「賣豬仔」南來馬來亞,歷盡艱辛,在生活極端貧困,處境非常險惡的情況下,他憑著樸實勤儉的稟賦,堅忍不拔的精神,靠開採錫礦和承包英國殖民地政府各種稅捐起家,奠定了事業基礎,後來業務擴充到種植橡膠和椰子,開設工廠,經營商業、金融業,投資地產和航運業等等,一躍而成為當時馬來亞最顯赫、最富裕的企業家,成為馬來亞有名的「錫礦大王」和「橡膠大王」。他領導華工把鴻蒙瘴癘之地,建設為繁盛商埠,繁榮了經濟,促進了文明,給華人社會以巨大的物質和精神力量,對民族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馬來亞近代史上發揮過一定的歷史作用。

二、醫科類學校到綜合性大學的飛躍

1928年,為紀念新加坡開埠百年,萊佛士學院成立。1949年,愛德華七世醫學院與萊佛士學院合併為馬來亞大學,後來馬來亞大學徹底分離成為各自獨立的大學,即新加坡大學(University of Singapore)和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

萊佛士學院(1940年)

圖源:NUS小助手

在當時的新加坡,華校子弟全然被摒棄於主流社會之外,華文中學畢業生升學無門,於是陳六使提議創辦華文大學,他作為南洋大學發起者慷慨解囊,著名教育慈善家新加坡橡膠巨頭李光前設立建校基金,新加坡銀行大亨連瀛洲捐款25萬元,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創建客屬總會。隨後,華僑居民們無不慷慨解囊,大小捐款源源而來。1955年,南洋大學正式創立。

01 陳六使

陳六使(1897-1972),南洋華人領袖、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企業家,原籍福建同安縣集美村,幼年就讀於集美小學,19歲隨胞兄陳文確南渡馬來亞謀生,在鄉長陳嘉庚的謙益橡膠公司當膠園工人,後調至新加坡橡膠工廠任文員學習買賣。1924年,27歲的陳六使離開陳嘉庚自立門戶,與兄文確合創益和橡膠公司,業務蒸蒸日上。除橡膠外,陳六使投資保險、銀行、造紙、水泥等,成為東南亞著名的華人企業家與僑商領袖。他還擔任陳嘉庚創辦於1924年的《南洋商報》董事長多年,1983年《南洋商報》在新加坡政府的壓力之下與另一大報《星洲日報》合併,即今天的《聯合早報》。

02 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出生於中國福建省南安縣,8歲時母親離世,兩年後迫於生計,他跟隨父親背井離鄉,下南洋謀生。1933年,李光前投資並擔任董事的華商銀行,與華僑、和豐兩家華資銀行合併為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李光前出任副董事主席,1937年被選舉為董事主席。任職期間,李光前除舊布新,增設民信部,擴大國際版圖,銀行業務日益興隆,分行遍布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緬甸、越南、中國等地。事業版圖一再擴大,李光前也被尊稱為「華僑銀行之父」。詳見:獅城商海 | 橡膠大王創偉業,興學報國育萬家——李光前傳奇紀事

03 連瀛洲

連瀛洲(1906-2004),是新加坡最大的銀行大華銀行創始人,連瀛洲10歲時父母相繼去世,後輟學到香港的小雜貨店當學徒,1919年移居新加坡,1928年與友人創立華興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兼船務代理,事業穩步發展。1949年連瀛洲與數名馬來西亞華商成立華聯銀行,進入金融業,2001年華聯銀行與大華銀行合併,躋身新加坡第一大銀行。詳見:獅城商海 | 一卷草蓆闖蕩獅城,白手起家叱吒商海

三、躍居亞洲榜首

南洋大學是新加坡最早使用華語進行高等教育的一次嘗試,之後,華語教育與英語教育之爭一直是新加坡長期存在的問題,1975年,政府促使南大引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1980年,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正式合併,組成了現今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至此,新加坡國立大學也終於完成了從醫學院到綜合性大學的轉變,NUS終於確立了它的雛形。發展三十餘年後,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全球排名第11,位於亞洲大學榜首。

圖源:網易號

四、新國大在鄭州

2019年12月14日,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主辦、豫新中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公開課(鄭州站)在鄭州龍子湖智慧島成功舉辦。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首次在河南舉辦公開課,吸引了省內領導、企業家共計100餘位來賓到場。詳見: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EMBA公開課鄭州站成功舉辦

圖源:豫新中心

公開課邀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市場營銷系終身副教授楚軍紅作為主講人,全面解析了當下風靡全球的共享商業模式。在活動最後,楚教授代表新國大商學院為豫新中心頒發紀念獎盃。雙方表示今後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在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往來。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666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