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一個國家環境優美,我們可以稱她為宜居國家嗎?並不,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宜居,還要從一個國家的社會文明度、經濟富裕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利度、公共安全度等指標來衡量。
新加坡一直是公認的亞洲最宜居的國家,why? 新加坡各方面的全球排名: 全球生活質量排名,新加坡是亞太第一 全球國家安全指數,新加坡排名第一 全球基礎建設水平,新加坡最完善 全球食品安全排行榜中,新加坡是第一 全球醫療效率最高國家 全球最適合兒童成長,新加坡排名第一

那麼,接下來隨小編一起從各個方面來看新加坡的宜居度。
社會文明度
社會文明是宜居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新加坡是一個政治穩定的國家,執法力度強,在《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中,新加坡被評為全球治安最好的國家,犯罪率極低,遠低於國際水平。曾經看到過一條很有意思的說法,新加坡人為什麼這麼守序,因為國家太小,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誰也不想給自己埋雷,這種觀點一旦形成,好像就變成了約定俗成。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新加坡,法律的執行十分嚴格。
疫情期間,一名男子因違反新加坡「居家隔離」的規定,甚至在隔離期間執意要出境,直接被剝奪永居身份,新加坡移民局表示,已禁止該男子再次入境。所以說,新加坡對法律的執行,還挺硬核的,不要輕易挑戰新加坡的法律。

生活便利度、公共安全度
生活方便、公共安全,是宜居國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新加坡,宜居性很大程度上體現在交通的便捷度上,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為發達、高效的公共運輸系統之一,公共運輸系統非常完善,其每百萬人的公交車輛保有量遠遠超出紐約、東京,而且新加坡的公交分擔率也非常高,有60%以上!
註:公共運輸分擔率是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選擇公共運輸,包括常規公交和軌道交通的出行量占總出行量的比率,這個指標是衡量公共運輸發展、城市交通結構合理性的重要指標。
新加坡還有多個一體化建設的「綜合交通樞紐」,每一個都整合了地鐵、公交和輕軌等多種方式,乘客可在樞紐內直接換乘。

根據美世諮詢《全球城市生活品質排名》,新加坡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居世界第一。新加坡政府應該是典型的家長型政府,雖然管得多,要求也多,但是卻非常負責任!為了國民更加便利地生活,新加坡政府真的是下了非常大功夫,許多我們平時都想不到的小細節,新加坡這個大家長都幫你想好了:巴士自帶輪椅斜坡、家裡的垃圾槽直通樓底的垃圾站(神仙設計)、老年人或殘疾人可以刷卡延長過馬路的時間、專為殘疾人設計的盲點盲磚、公車充電器、上網處理生活的各種事情等等。

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可以被看作新加坡政府吸引居民的「王牌」,在建國之初,國父李光耀就提出「居者有其屋」,隨後「組屋」理念被引入,新加坡組屋物美價廉,按照新加坡人的月薪中位數,工作大概4.6年就能買到組屋,6.2年就能買到公寓,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新加坡的擁房率可以超90%了。

公共安全度,還體現在政府對自然或人為災害的預案、機制和措施。都說新加坡政府辦事高效,此次疫情防控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新加坡是除了中國大陸外,第二大疫情國,但是新加坡卻能短時間內控制疫情。世衛組織WHO高度表揚了新加坡疫情防控,張文宏更是稱新加坡的防控系統屬武當派,中國屬少林派。
新加坡對疫情的反應如此迅速,得益於一個快速反應的政府,以及一套完善且經過驗證的疾病應對系統,早在1月3日,新加坡衛生部就發布公告通知醫療人員留意新冠肺炎感染者,並按照不同年齡設置定點接診醫院。新加坡這一系列的管控措施,都早於多數國家,這都歸功於「疾病暴發應對系統」。
經濟富裕度
經濟富裕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基礎條件,也是宜居城市決定因素之一。新加坡雖然國土面積不大,是東南亞面積最小的國家,但其經濟卻在東協十國中一枝獨秀,新加坡是10個東協國里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
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新加坡人均GDP為6.46萬美元,經濟發展水在已開發國家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和美國的人均GDP相差不大,更是高出其他東協國家一大截了。
所以新加坡是個富國嗎?是的,不論是GDP,還是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都極高,增長率也在普遍提高,而且新加坡個稅低,平均才5%!所以國民可支配的收入也高。
正是由於新加坡經濟發達穩定,加上政府可靠高效,新加坡的社會福利相當完善,基礎教育、醫療、購房、免費公共設施等等,樣樣不差,對底層人士也很照顧,發放各種福利津貼,努力縮小貧富差距,所以在新加坡的窮人也能活得不錯,貧富差距在已開發國家已經不算大了。

環境優美度
環境優美是一個國家是否宜居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生態環境、氣候環境、人文環境、城市景觀等四個方面。有人說新加坡是上帝的寵兒,沒有過自然災害,唯一的一次大概是2012年的「震感」。
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全島隨處可見的雨棚和遮陽棚以及冷到你懷疑人生的空調,熱,在新加坡並不算是問題。 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園城市」,國家綠化率超過50%,環境乾淨整潔,空氣品質很好,其城市規劃被調侃為「見縫插綠」,高度的綠化率也為新加坡「立魂」。對於新加坡的社會環境,很多人都擔心新加坡這樣一個多種族國家,不同種族之間會不會相處得不融洽,當然不是。
每年的7月21日是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日,旨在提醒國民不分種族、語言和宗教,團結一致,為新加坡做出貢獻。在這一天,新加坡各校都會有許多活動,學校會鼓勵學生穿自己民族的傳統服裝上學,讓學生明白種族和諧的重要性。因此在新加坡,沒有種族歧視,沒有等級劃分,各種族之間都和睦相處。

「如果把新加坡形容成一個人,就好像是一個班裡面天天穿校服,不怎麼娛樂,也不太愛好體育的大學霸。成績永遠是top,但是感覺總是在圖書館刷題,做的一切好像都是為了把分數提高那麼幾分,為此不惜讓自己變得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