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確一點,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除去東帝汶,東協就只有10個國家了,所以由這10個國家組成的東南亞經濟區域組織簡稱為「東協十國」。

——那麼在這10個國家中,各國經濟實力懸殊,產業結構也不盡相同,但哪國的經濟實力最強呢?
從全球來看,東南亞地區是世界上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但東南亞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發展迅速,但經濟實力普遍薄弱,各國的工業實力也大多不強。如果單純看工業實力,主要有就是以質取勝的新加坡,以及以量取勝的印尼。
新加坡——東協經濟的「發動機」!
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後,面積僅有700多平方公里,是東南亞最小成員,地小人少資源匱乏,從資源型的經濟發展來看,新加坡沒有任何優勢,但藉助國際航運業一舉成為世界上不著名的發達經濟體,雖然這裡的服務業相當出名,但新加坡的工業實力也不可小覷。

這個不起眼的小島,是全球僅次於荷蘭鹿特丹與美國休斯頓的第三大煉油中心,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深海油氣開採平台製造技術的國度之一,造船能力位居全球前列,能夠製造30萬噸以內的遠洋巨輪;新加坡只是個城市國度,但其擁有的工業體系是很多大城市都難以相比的。
同時,全球十大製藥企業就有有六家的亞太區製藥中心在新加坡,全球40%的硬碟為新加坡製造,諸如化工、精密儀器製造、通訊設備製造等工業部門實力都相當領先。一般來說越發達的經濟體,工業在經濟中的占比就越低,不過即便如今新加坡工業占比仍舊在25%以上。
目前,新加坡的經濟結構早已完成升級,由最初的勞動密集型轉變為如今的知識、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經濟上遙遙領先其他國家,領跑東協各國。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最具經濟發展潛力的印度尼西亞。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島嶼國家,有著為「千島之國」的美譽,人口數量位居全球第四位,高達2.6億,這個地廣人多資源豐富的國度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經濟發展潛力無限巨大。但同時也存在不足,印尼在東協「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主要是龐大的人口基數與豐富的資源堆砌而來的,在科技創新和轉換不足。
在印尼的經濟總量之中,工業部門的占比並不高,雖然印尼體量巨大,但其工業部門不成完整體系且實力薄弱,主要以油氣開採、採礦等資源開發類型,食品加工、紡織、裝配等勞動密集型為主,真正擁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業非常有限。

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與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印尼能夠拿得出手的工業產品卻少得可憐。雖然如此,但憑藉龐大的總量,印尼依舊是東南亞工業總產值最高的成員。除了走技術路線的新加坡與走規模路線的印尼,東南亞還有其他近年來工業發展迅速的成員,比如越南、泰國與馬來西亞。
不過它們總量卻無法與印尼相比,技術也暫時趕不上新加坡,但作為後起之秀,其今後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隨著世界經濟的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越南與泰國近年來大量承接製造業轉移,在國際上表現奪目,取得一定成就,但從總體來說,工業能力比較薄弱。
總而言之,目前在東南亞地區,經濟實力最強的是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兩國,但也呈現出如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新興發展的國家,其發展勢頭強勁。

那麼,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今後的發展能超過新加坡嗎?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