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2月16日)是正月初七,也是人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臉書上,祝大家節日快樂。

還和大家一起撈魚生。

根據史書記載,女媧在創造萬物的時候,先是製作了各種畜牧,到了初七才把人類創造出來。因此,正月初七作為「人類的生日,」在華族文化中又稱「人日」。
到了這個日子,不同的華人習俗包括了吃七菜羹、七彩魚生、及第粥、擂茶、麵條面線等,湊齊7種不同的食材做菜。新加坡華人的祖籍來自各地,傳統也自然不同。
潮汕人
祖籍潮汕的華人都習慣在人日這天吃「七樣羹」,也叫「七樣菜」。根據新加坡作家何華所記,這7樣菜雖然沒有具體規定,但基本的是春菜(存財/春回大地)、青蔥(聰明/衝勁)、青蒜(精於算數)、芹菜(勤勞)、生菜(生財)這5樣,包含了大家對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願。
另一方面,考慮到大家在前幾天都是大魚大肉,在新年快過去的時候吃點清淡的也更爽口。
客家人
客家擂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個被譽為「中國茶文化活化石之一」的美食現在已經在新加坡遍地開花,哪裡的小販中心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與此同時,擂茶還是客家人慶祝人日的必吃食物。

(圖源:「河婆客家擂茶」臉書)
擂茶指的是用木杵通過擂捶的方式把茶葉、花生米、芝麻等配料搗碎成糊狀,然後拌入7種不同的蔬菜和米飯一起吃。和潮汕一樣,雖然蔬菜沒有規定,但大家還是會挑選和好兆頭同音的菜類,不但健康美味,也包含了好的寓意。
如今的新加坡人日
除了以上兩種食物,7種食材的慶祝方式在新加坡還衍生出了七彩魚生(也稱「撈起」),用以替代七菜羹。魚生在撈的時候,也有「風生水起」、「越撈越旺」的寓意。

在食材的選擇上,除了基礎的三文魚,不同的商家也加入了如生菜絲、西芹絲、紅蘿蔔絲等,把魚生變得七彩繽紛。
最開始的魚生其實只在人日這天撈,但漸漸地,大家早就已經習慣從除夕撈到大年十五。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撈魚生早就成了新春傳統,具體日子已經不再重要。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臉書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