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設海岸保護和防洪研究所 以抵抗海平面上升

新加坡是個低洼島嶼,面對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等挑戰。為此,本地首個推動海岸保護和洪水管理研究的卓越中心昨天(7日)正式成立,相關研究工作將由本地學者及相關業者合作推展。
由公用事業局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名為「新加坡海岸防護與防洪研究所」(Coastal Protection and Flood Resilience Institute Singapore,簡稱CFI Singapore)的新卓越中心,昨早在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以及超過200名研究人員、學生和業界人士的見證下啟動。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以及超過200名研究人員、學生和業界人士啟動新卓越中心。(圖:張慧仙)
正進行九個研究項目
該研究所是個跨機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國大將作為主要學院,並同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新加坡理工大學、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合作夥伴密切合作,開展不同的研究項目。
根據公用事業局及新加坡海岸防護與防洪研究所的文告,研究所目前已經展開九項研究項目,內容涉及四個關鍵領域,分別是海岸科學研究、海岸環境監測、預測和數碼化、創新工程解決方案,以及以自然為基礎的綜合解決方案。
每個項目都會由一名專家擔任主要研究人員,來自國內外大學的人員以及行業夥伴將合作提供協助。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今年3月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部門開支預算時表示,當局將啟動耗資1.25億元的海岸保護和內陸洪水管理能力研究計劃,新的新加坡海岸防護與防洪研究所將會是計劃下的重要支柱。
冀培養本地專業知識與人才
除了培養海岸科學方面的核心知識,以及開發適用於新加坡環境及條件的解決方案,研究所也希望促進國內外研究人員及合作夥伴的合作,培訓新一代研究人員和工程師,以應對未來長期的挑戰。
傅海燕出席活動時說,海岸保護和洪水管理攸關生命,做不好的話可能導致生命和財產損失,現在已經有地方,例如巴西,在飽受極端天氣的影響。
她表示,新加坡向來以高效和有效的交通、物流和金融樞紐為傲,如果洪水來襲並影響運作,我國的經濟活動將受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把目光放遠,儘早採取防護措施,確保我國安好並且不受氣候嚴重影響。在充足時間的情況下,相信我們也能找到更完善的解決方案。
她以「百年事業,千億投入」概括海岸保護工作,並表示希望找到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解決方案。她認為,這會是一項有意義的工作,使後代受益。

傅海燕在活動現場跟人們對話。(圖:公用事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