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就業
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在新加坡創造了高薪工作。截至去年6月,已申請並獲得稅收優惠的單一家辦雇用了大約1400名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其中約900個就業機會是在過去三年創造的。
受僱的三分之二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每月收入超過5000元,超過400人的月收入介於2000元至5000元,不到50人的每月收入低於2000新元。
單一家辦為新加坡經濟作出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當他們雇用投資專業人士為雇員時,就直接創造了就業機會。

第二,它們為外部服務業者如私人銀行、法律、託管、基金管理和稅務公司帶來收入,並間接創造就業機會。
一份最新調查顯示,鑒於利率、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預計出現拐點,家族理財辦公室的戰略資產配置正在發生顯著和重大的轉變,納入另類資產投資以幫助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的趨勢表現強勁。近半的亞太家辦看好對沖基金來多元化投資。
瑞銀集團(UBS)發布的《2023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中指出,亞太家辦在股票的配置最高(37%),41%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增加發達市場的固定收益產品配置。在美元觸頂和中國經濟重啟之下,也有更多家辦希望增加對風險資產的配置,35%的家辦計劃增加對新興市場股票的投資。
納入另類資產投資以幫助實現家辦的投資組合多元化的趨勢依然強烈,不過家辦正在調整其配置的重點。家辦相信,在金融流動性降低和持續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對沖基金有能力產生投資回報。

亞太地區近一半的家辦(46%)傾向於使用對沖基金來分散投資,並且,亞太地區的家辦已將對沖基金的配置從3%提升至5%。有80%的亞太地區的家辦預計對沖基金會在未來12個月內達到或超過其表現目標。
擁有私募股權投資配置的亞太家辦更傾向於使用基金進行投資(53%),有27%的亞太家辦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增加對私募股權的直接投資。在這一投資方式上,亞太家辦最感興趣的領域是科技、醫療保健、信息和通信、房地產和租賃。
這項調查共訪問了全球230個家辦,其中有亞太地區的45個單一家辦,平均凈資產值22億美元(30億新元)。
稅務優惠
向本地慈善機構和非盈利組織捐款的家族理財辦公室日後有望獲得更多稅務優惠。
家族理財辦公室是指那些為富裕家族或個人管理資產和投資的公司。

政府正同私人銀行合作,以鑑定區域內合適的慈善機構,並會觀察這類捐款所帶來的效果。
除了慈善事業,家族理財辦公室也有其他資助選擇,如:支持創新企業和指導有潛力的企業家等。它們也可考慮把資金投入綠色研究和氣候相關技術解決方案等可持續發展領域。
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本地家族理財辦公室的數量增長了6倍。為了滿足需求,自2020年以來,相關行業培訓了1千200多人,涵蓋資產管理、稅務諮詢和信託服務等。

新加坡希望與家辦建立更牢固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家辦不僅僅是投資者,同時還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合作夥伴,應通過支持創新企業、促進氣候轉型和加強慈善事業發展等三個途徑,協助推動新加坡的包容性增長。
如果大家有任何關於家族辦公室的問題,可以私信或者掃描二維碼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