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關於新加坡E Pass申請永久居民(簡稱「PR」)的相關政策極為靈活且不甚明確,新加坡移民局(Inspection of the Consular Authentication and Immigration Department,簡稱「ICA」)也未曾公開頒布過任何明確指出所需滿足何種特定條件方可獲取PR資格的官方文件。
此外,每位家庭在申請PR過程中所面臨的背景情況亦千差萬別,因此從EP身份轉為PR並非易事之舉,申請人需在諸多領域不懈努力,方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申請成功率!
在此,特為您整理分享九項重要準則,以期助您在跨入新加坡綠卡行列的道路上更為順暢!
新加坡EP簽證轉PR的
九項重要準則
01年齡因素
伴隨著世界範圍內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新加坡同樣期待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社會發展與建設的隊伍中來。因此,對於申請人而言,若年齡段處於25至45周歲區間,將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
這個年齡階段的申請人仍有充足的時間為新加坡做出寶貴的貢獻。然而,如果超過了45周歲,獲取永久居民資格的幾率將會相應降低,仍然需要全面評估您的具體情況。

02教育背景環節
自2023年9月1日起,執行新的EP移民政策COMPASS評分制度,本科以下學歷並未列入加分範疇。縱觀曾經成功獲得永久居民身份的候選人們,其中大部分都擁有關於本科學歷及其以上的學術背景。
因此,如果您擁有本科學歷,並且有意在抵達新加坡之後進修碩士課程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那麼將有助於提高獲得永久居民身份的可能性。
03行業取向選擇
為了順利通過新加坡移民局(ICA)的審批,需要詳細了解該國政府更傾向認可哪些行業。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未來幾年內,新加坡將面臨人才緊缺的領域包括:農業科技、金融服務、綠色經濟、醫療保健、信息通信技術以及海洋產業等多個方面。
04薪金水平調整
在申請永久居民待遇時,應關注個人工資收入的水平,並遵循政府規定的標準。根據新加坡現行的規定,若屬於金融行業領域,其年薪應該達到5,500新元;
而其它行業的年薪基準則為5,000新元。如果您的年度收入超過6000新元,便有權為伴侶和子女申請家屬許可證DP;如果您的年度總收入超越12000新元,還可為父母申請長期探訪許可證LTVP。
簡而言之,收入水平與繳納稅款呈正相關關係,也就意味著將更多的財力用於支援新加坡的公共事業。

05家庭情況考量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申請人家庭狀況的審核。如果您的配偶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並且您的孩子正在本地上學,這無疑表明您一家人的生活重心正在逐漸傾向於新加坡,展現出定居此地的堅定決心。
在申請永久居民身份過程中,這種積極的家庭情況將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加分項。
06居住時間長短
我們建議在獲得EP批准後待滿兩年,然後再開始申請永久居民身份事宜。
在此期間,儘可能延長您在新加坡的居住時間,這不僅可以證明您已基本適應並融入當地的文化及社區環境,同時也反映出您在新加坡做出了大量的貢獻。
07拓展社交圈層
在新加坡建立廣泛且深入的人際交往網絡,儘可能融入當地的社交群體,參與各類公共活動及組織。
此外,積極貢獻身邊資源,為廣大市民提供無償的知識講座分享,以及在當地購買房產和車輛等行為,都會有力地支持您的永久居民申請材料。

08語言應用實力
您的語言溝通能力亦將作為審核的參考標準之一。眾所周知,英語和華語在新加坡都是主要的官方語言,倘若您能熟練運用這兩種語言,對申請永久居民的助力自然不容忽視。
09個人簡歷及附加文件
鑒於ICA每年審查的永久居民申請數量極為龐大,精心準備一份完美無瑕的個人簡歷,將所有關鍵信息標記出來,無疑將有助於彰顯個人的資質與業績。
至於附加文件部分,例如由僱主或議員、組織出具的推薦函等,將有助於增加您的申請透過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