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總部設在英國的戴森公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對家庭主婦而言,更是將戴森所生產的真空吸塵器當成了最佳幫手。
「
戴森公司是英國工業設計師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於1991年所創立,以生產無葉風扇和吸塵機等家用電器聞名。
」
在全球,戴森擁有著廣泛的粉絲,甚至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日本等國家,戴森牌吸塵器都穩坐市場份額的頭號交椅。
縱然是以吸塵器起家,但這也並不妨礙戴森吹風機以及去年推出的卷髮棒在全球掀起熱潮,而也正是憑藉新產品強勢的市場表現,成功促使詹姆斯·戴森登頂英國首富榜。

總部遷到新加坡
5月中旬,戴森在新加坡舉行了一場非常小型的發布會,重新介紹了吸塵器V11、多功能風扇Pure Cool Me和檯燈Lightcycle。
前兩款產品一兩個月前就在中國發布過,第三款產品則是相比2017年款的產品有了一些軟體上的小幅升級。
但是今天的重點不在於產品,而是地點——新加坡。
1月22日,賣吸塵器起家的英國家電品牌戴森宣布突然把總部遷到了新加坡。
隨著公司的亞洲業務迅速增長,戴森計劃把企業總部從英國倫敦遷移到新加坡,並會加大投資,開拓亞洲市場和投入新產品研發,特別是電動車。Dyson表示,其位於新加坡科學園的研發中心,規模將增加一倍。
在這之前,它已經在它的誕生地——英國威爾特郡度過了 28年。

關於突然搬遷的原因,包括《紐約時報》和《衛報》等在內的很多媒體提及英國脫歐,但被戴森否認。
戴森CEO吉姆·羅恩稱,搬遷行為與脫歐無關,主要是為了在新加坡發展「面向未來」的業務。
戴森在財務報告中表示,由於大部分客戶和生產業務都在亞洲地區。隨著戴森將電動汽車推向市場,亞洲業務的優勢將持續一段時間,並有擴大的趨勢。
在去年的30億美元利潤中,有50%是來自於亞洲市場的盈收,這也是為什麼戴森最終選擇要把總部從倫敦遷往新加坡,以此來滿足需求日趨膨脹的亞洲市場。

戴森電動車
戴森要造電動車這事兒,還真不是突然冒出來的。
早在2015年,戴森就花費9000萬美金,收購了美國固態電池創業公司Sakti3。
眾所周知,固態電池可以說是電動車的核心技術之一。
2017年,戴森還得到英國政府1.74億英鎊的資金支持,幫助其開發新型電動車。看來,造車這件事戴森是準備已久了。
戴森還在去年10月份宣布在新加坡設立首個電動車製造廠,建造兩層樓高的生產設施。
目前,戴森在新加坡有1100名員工,隨著亞洲業務的迅速增長,為了滿足業務需求,戴森決定將公司總部落戶新加坡,並將加大對新加坡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