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田到智慧之城,屢獲殊榮的新加坡榜鵝新城做對了什麼

2021年03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有限,人口密度逐年攀升。儘管如此,全球宜居指數榜單上,新加坡始終位列前茅。它是如何做到的?

榜鵝新城的發展成果是新加坡近年來交出的一張漂亮答卷。作為位於新加坡東北部沿海地區的新城,榜鵝不僅延續了新加坡一貫的花園城市規劃理念,同時強調以技術為驅動,實現人與自然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以公共運輸為導向,建設綠色出行新城

榜鵝新城(Punggol)位於新加坡東北角,距樟宜國際機場不遠,它的地名源自馬來文中的「Punggol」或「Ponggol」,意思是「用彎曲木棍把樹枝鉤下以採收水果」。這個地名反映了榜鵝與農業緊密關聯的過去。在新城開發建設之前,那裡一直是農業地帶,遍地都是莊稼與種植的果樹。當時的榜鵝名不見經傳,更與「智慧」二字少有關聯。

1998年,榜鵝新城建設之初,新加坡政府就確立了採取TOD(

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即「以公共運輸為導向」)模式進行開發。新加坡資源緊缺,必須通過細緻規劃,保證每一寸土地得到最高效利用,有效聚人、聚產的TOD理念正好為其所用。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就意識到了小汽車的迅速增長對城市交通產生的巨大壓力,由此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小汽車的政策。TOD模式下,榜鵝新城的核心是以捷運(MRT)和輕軌(LRT)構成的綜合軌交系統。有了軌交的連接,各種人才和資源都能聚集到新城,並與中心城區保持聯動。從榜鵝乘坐軌交到新加坡金融腹地多美歌只需20分鐘,到市中心的烏節路也只需25分鐘。在榜鵝軌交站的東南角,還設置了公交換乘停車場,進一步完善了整個新城的公共運輸系統。根據規劃,住房、商業、公共服務等城市核心功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在軌交站周圍,幫助榜鵝成為真正的綠色出行新城。

在推動新城與軌交站融合的過程中,新加坡也走過一些彎路。根據喬治亞理工學院城規與建築學院學者的研究,上世紀90年代的新加坡新城格局以「棋盤式」為主,即以地鐵站為中心,主幹道為邊緣,城內的幾個副中心與中心由輕軌相連;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期,由於更多功能向地鐵站聚集,一種「燈塔式」的發展模式開始占據主導。原來分散在新城的組屋被重新規劃,進一步向地鐵站靠攏。這樣做的目的是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根據歐美國家的實踐經驗,TOD高密度發展模式在提高生活便利度的同時,帶來的高容積率也可能降低市民的幸福感。

類似的討論在新加坡持續幾十年的新城建設中還有很多。不斷有聲音指出,建築密度不斷增大會讓新加坡淪為「水泥磚牆城市」。後來,負責新城規劃的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HDB)聽取了各方意見,讓規整、分散分布的「棋盤式格局」重回視野。其土地利用模式也做了相應調整———在大片組屋樓房中間,串聯著大片低矮的綠地。

生態組屋造型別致,垃圾收集方式不一般

數據顯示,新加坡有大大小小400多個公園,居民區內,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個公園,整體綠化面積占到國土面積的45%,綠化覆蓋率達到80%以上。這也是新加坡被稱為花園城市的原因所在。

然而,花園城市也曾經歷過「髒亂差」。上世紀70年代,市中心的新加坡河和加冷河盆地附近,有2.1萬戶居民的糞便、生活污水、垃圾直接倒入河中,環境堪憂。政府見狀,制定了「10年浚河計劃」和「城市花園行動」,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還身體力行,在許多公園裡親手植樹。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和恢復,新加坡再次呈現出迷人的綠意。

此後,新加坡任何地區的發展都不能缺綠。儘管國土面積狹小,但政府仍堅持保留10%的土地用來建造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榜鵝新城也秉承了花園城市理念,在建設時留存了大量綠地,並積極建設生態組屋,讓居民聚集區也能充滿綠意。

榜鵝水濱台組屋(Punggol Waterway Terraces)是新城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組屋。因其獨特的造型,近年來,那裡還成了著名的景點,引來不少遊客參觀。水濱台組屋的建築造型源自亞洲人熟悉的水稻梯田,流暢的外形設計、屋頂露台形成的層疊的天際線,打造出行雲流水般的梯田形狀。1800多個居住單元,密集有序地布局在這層疊而上的「梯田」上,集約而不顯擁擠。設計師確保所有生活空間都有朝向海濱、叢林、庭院的視野,讓每個家庭都可以面朝大海、靜待花開。同時,住宅區的造型和方向巧妙地利用了空氣自然流動及陽光照射路徑,優化了自然通風,充分利用光照並減少熱量吸收,是典型的生態建築。

榜鵝生態組屋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居民們扔垃圾的方式。傳統的垃圾收集方式是居民將垃圾扔進小垃圾桶,再由保潔人員收集到大垃圾桶,最後集中處理。不同於傳統收集,榜鵝居民只要把垃圾扔進樓內的垃圾管道即可。榜鵝新城採用氣動垃圾運輸系統,可將垃圾通過全封閉管道自動輸送,避免了傳統垃圾收集過程中產生的惡臭、污水和蚊蟲毒害,改善居民生活環境,降低清潔工人的勞動強度。

水元素也為新城增添了許多靈動。榜鵝新城內,水道可謂點睛之筆。新加坡政府在榜鵝河和實龍崗河的河口建造堤壩,形成兩個蓄水池,並在兩個蓄水池之間挖掘出一條溝渠,讓水來往流動,把溝渠打造成風景怡人的水道。流動的水道橫貫榜鵝,提升了當地的景觀,幫助其蛻變成新加坡人熱衷的濱水新城。2012年,榜鵝水道在國際水協會的創意工程雙年獎中,獲得「全球卓越成就獎」的最高榮譽,為首個獲得此項殊榮的亞洲工程,此後又多次獲「環境永續發展特獎」等諸多國際獎項。

智慧城鎮項目帶來機遇,數碼園區空間「交換」

2015年,新加坡宣布建設首個智慧城鎮項目「榜鵝數碼園區」,預計2023年完成。新加坡理工大學(SIT)的新校舍也坐落在那裡,被稱為「公園裡的校園」。可以想見,在不久的將來,新的智慧樓宇將拔地而起,那裡將迎來數萬個全新工作崗位的誕生,大學生將搬入新校舍……生活在那裡的每個人,他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休閒方式都將隨著榜鵝數碼園區的落成,發生巨大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規劃並非絕對的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新加坡政府制定總體發展方案,隨後的綜合發展規劃藍圖則由政府、企業和高校共同策劃。這是新加坡首次嘗試三方同策同力建設新城。新型的開發模式旨在創造協同效應,實現產、學、研的有效互動,並培育強大且充滿活力的社區。

開發模式的創新帶來了規劃方式的創新。不同於過去的方式,榜鵝數碼園區的規劃者將園區視為一個整體,實現園區內基礎設施的統一,包括園區冷卻系統、將多棟大樓的垃圾「吸」到中央垃圾槽處理的氣動垃圾收集系統、物流集散中心以及銜接多座大樓的大型地下停車場。根據規劃,園區將通過潔凈能源及智慧創新科技,節省能源成本、降低碳排放量並提高能源效益。

榜鵝數碼園區還是新加坡首個試行的「企業發展區(enterprise district)」,這意味著開發商裕廊集團可根據需求靈活調整土地用途。新加坡理工大學和商業園區占據的土地原本分別只作為教育和商業用途,但在該分區里,大學的實驗室和教室可設在商業園區樓宇內,而商業園區內企業的研發中心和初創企業也可進駐校園。這種空間「交換」的方式,可以促進學術界和企業界之間的協同作用,形成「商學相融相長」的合作模式。這種辦學模式一方面有助於學生與就業之間實現無縫過渡與銜接;另一方面,大學產生的新技術或新的商業理念可以由園區內的企業率先進行測試和運用,有助於提高商業化的成功率。

生活在榜鵝的居民未來也可使用園區內的多種便利設施。例如面向青年和專業人員的新型民眾俱樂部———imPAct@榜鵝數碼園區,以及可提供虛擬訓練、增強現實遊戲及網上預訂設施服務的榜鵝區域體育中心。作為新加坡「智慧國」願景中的重要一步,榜鵝智慧城鎮的建設標誌著新加坡對智慧城市落地的首次探索。

榜鵝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產業規劃、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鑑。通過榜鵝的蛻變,我們可以看到,新城建設是一個創新的舞台,模式雖然多變,目的卻只有一個———提高宜居性,提供優質便利的生活環境。只有這樣,新城才會具有人氣與活力。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吳越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 徐琦璐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