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新加坡政府為抗擊新冠疫情,制定了一系列「隔離」(CB)措施。這些措施包括限制國際旅客出入境、關閉非必要運營的企業、倡導人們遠程辦公、居家學習、要求大眾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進行體溫檢測、追蹤密切接觸者、隔離感染者和相關接觸者。
新加坡地球觀測研究所、南洋理工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與Yougov(一家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網絡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公司)攜手合作,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展開了一項極具代表性的調查,調查他們對這些「隔離」措施的認同程度,並權衡該措施給人們帶來的困擾及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導致的後果之間的利弊。

2020年5月7日至7月16日期間,該調查每隔兩個月對居民展開一次訪問。總的來說,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大部分的「隔離」措施較為支持(比如讓易感人群居家隔離、遠程辦公、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等)。然而,我們也發現了男性群體和女性群體對這些措施的看法存在著巨大差異,本文將會對他們不同的態度進行闡述。
大部分措施獲得了一致贊同
在「隔離」措施開展初期,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加贊成普通工作者和老年人應居家隔離,人們在公共場合應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而男性卻認為孩子應該在學校正常學習,各地區和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措施也沒有必要。調查結束時,男性和女性對老年人應居家隔離、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和佩戴口罩等看法依然存在分歧。令人意外的是:在整個「隔離」期間,男性和女性在「遠程辦公」、「學生應在學校正常上學」、「根據感染程度,可以取消部分措施」等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更有趣的是,在整個調查期間,男性比女性更加支持強制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我們也調查了這樣的問題:如果新冠疫情持續下去,或發生了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情況,他們是否還願意接受這樣的「隔離」措施?我們發現表示「很願意」的人竟占了大部分比例,而且男性與女性對該問題的回答差異要比「隔離」期間對抗疫措施的贊成態度差異更小。

表格1.受訪者同意採取抗疫措施的占比情況
(按照男性與女性進行分類)

表格2. 受訪者同意今後接受此類「隔離」措施的占比情況
(按照男性與女性進行分類)

表格3. 關於贊成利用抗疫措施來保護個人及公共健康的占比情況(按照男性與女性進行分類)
雖然在「隔離」初期,男性與女性對一些措施持不同態度,但這些措施還是得到了大多數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的支持。我們的調查表明,和男性群體相比,女性群體認為這些「隔離」措施更加值得採取,也更加同意這些措施能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世界各地也對男性和女性在抗疫措施上的態度上開展了越來越多的調查,結果與新加坡的數據基本保持一致:女性更傾向於開展必要的抗疫措施保護個人及公共健康。
該調查得到了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和新加坡教育部卓越研究中心計劃的大力支持,收錄在新加坡地球觀測研究所383號期刊中。
本調查已通過南洋理工大學機構審查委員會批准,批准號:IRB-2020-05-013-01。
文章來源:Global-is-Asian,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
作者:Caroline Brassard,Patrick Daly,Jamie McCaughey,Reuben Ng,Laavanya Kathiravelu,and Benjamin Horton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