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需而至巴士服務需求 恢復至疫情前約八成水平

防疫措施解除後,由私人業者經營的隨需而至巴士服務需求增加。受訪業者表示,目前已恢復到疫情前約八成水平,但越來越多公司採取混合工作模式,對他們的營運帶來新挑戰。
使用隨需而至巴士服務的乘客,必須通過應用或上網預訂座位才能上車。這家業者指出,隨需而至巴士服務已大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他們主要為企業、政府和巴士公司提供通勤解決方案。人手方面也做出調整。
凱凱速位產品經理曲崢說:「大概是回到了疫情前的八到九成,我們還有一些新的應用場景對我們進行問詢,像是給樂齡人士提供通勤服務,給校車提供服務的公司,差不多有增加20%到30%。」
這個共享巴士預定平台,目前經營16條巴士路線。業者表示需求已恢復到疫情前的約八成。此外業者也發現,星期一和星期五的乘客量會比其他工作日少一半。
共享巴士預定平台業者蔡賜賢表示:「現在比較多大公司的工作安排他們在星期一跟星期五居家辦公的安排比較多,之前我們收費都是按月份算的,現在就是用每趟數額計算。」
幾家業者都說疫情後面對成本上升和人手不足挑戰,加上許多乘客在疫情期間搬家如今也得重新建立乘客資料庫。
經過一場疫情後,本地的巴士和貨車通勤行業已起了變化,除了上班族的工作模式改變,燃油價格上漲和司機不足也帶來挑戰,一些業者嘗試開拓新業務,也有公司擴展到海外市場尋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