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農曆新年是很有氣氛的,年夜飯,拜年和發紅包都還是一直保留了下來。
紅包一直是華人的傳統,不管紅包大小,都是長輩給後輩的祝福和期望,那麼新加坡的紅包有什麼講究呢?
通貨膨脹,紅包加碼
隨著通貨膨脹和疫情的原因,本地很多人表示今年的紅包肯定要加碼。多數公眾卻透露不減紅包金額,反倒是要增加給父母和孩子的壓歲錢。
不讓紅包縮水的受訪者當中,近七成認為農曆新年一年才一次,他們不想在紅包上節約,尤其是給父母和家人的紅包。大約14%的人認為,紅包應隨通脹調高。
2023 NEW YEAR
很多人表示冠病疫情期間因為防疫措施的關係,有兩年沒派紅包給親戚朋友,所以今年更加不能減少給他們的紅包。
一般來說,新加坡的紅包都不會包很大額的,小紅包是為了討吉利,並不會攀比太多,很多家庭通常給小孩10元或者20元。
選擇減少紅包金額的公眾只是少數,表示因為疫情同時加上近來經濟不景氣,希望能省則省,簡單討個吉祥就好。

近三成受訪者,紅包預算為200元至500元。
近三成的受訪者準備的紅包預算為200元至500元,25.7%準備了100元至200元,24.8%準備了500元至1000元,另有17%會拿出超過1000元來包紅包。
紅包存銀行
很多人也會將自己的紅包存在銀行,這也是每年的銀行重要業務之一。
分析師指出,目前利率處於高水平,銀行之間爭取資金的競爭加劇,加上政府國庫券和新加坡儲蓄債券等同樣安全的投資產品的利率居高,銀行不得不加碼搶客戶,力求擴大市場份額。
農曆新年腳步近,本地銀行趁佳節之際推出促銷活動,吸引客戶把紅包錢存入戶頭,有的推出高利率的定存配套,有的派發比去年更高的現金獎勵。
2023 NEW YEAR
今年的農曆新年比往年早,不少銀行開年就展開促銷,吸引客戶存錢。例如,大華銀行儲蓄戶頭客戶存入至少5萬元新資金,並符合一些條件如不得在指定期限內把錢取出,可獲得388元的現金獎勵,去年類似促銷下的獎勵只有38元。如果存入至少10萬元可獲888元,去年只有88元;存入20萬元或更多則可獲1888元,去年只有188元。
華僑銀行推出全新的八個月農曆新年定存配套,360戶頭客戶開設新元定存可獲得4.08%的年利率;美元定存可獲5.08%的年利率。

滙豐銀行為新的卓越理財(HSBC Premier)客戶提供最高可達1萬5000多元的獎勵以及送鮑魚禮品;聯昌銀行則推出信用卡相關的新年促銷活動。
農曆新年期間,銀行在爭取存款方面面對激烈競爭。銀行留意到,客戶的現金存款這期間有所增加,因為他們會存入紅包錢。此外,在投資市場波動加劇以及通貨膨脹高漲下,客戶希望把資金存在安全的地方,同時獲得合理的收益。
客戶貨比三家,銀行不得不提供更誘人獎勵。
大華在農曆新年為客戶提供現金獎勵,一方面是讓客戶在開年之際增加儲蓄,一方面是幫助他們緩衝通脹對儲蓄造成的衝擊。
各家銀行紛紛上調儲蓄戶頭和定存利率,精明的新加坡人會貨比三家,選擇最佳利率。有鑒於此,銀行提供更吸引人的存款或新客戶獎勵,以留住客戶。
銀行有良好的存款額非常重要,可把這些資金借出去,繼續賺取利息收益。
新加坡儲蓄債券等相對安全的投資產品的利率居高,把資金存在儲蓄或來往戶頭不再那麼具吸引力,銀行不得不提供更誘人的促銷來吸引和留住資金。
儘管利率走勢近期已緩和,但最新發行的一批六個月新加坡政府國庫券(T-bills)的截止收益率(cut off yield)仍有4.2%;今年2月1日發行的新加坡儲蓄債券的首年利率則為2.84%。

銀行的存款促銷活動一般附帶條件,例如,客戶必須存入新資金或是買保險、投資產品等才能符合條件獲得獎勵。
「客戶不應只專注於促銷優惠,也須考慮其中的條件,確保自己的財務狀況能夠應付。」
電子紅包成趨勢
今年農曆新年送出的電子紅包比去年多71%,而去年春節則比前年多了四成。
隨著數碼交易越來越受歡迎,近年來有更多人送出電子紅包和禮卡。銀行也通過幸運抽獎和減少紅包的生產量等方式,鼓勵公眾轉向數碼方式環保。
今年農曆新年送出的電子紅包比去年多71%,而去年春節則比前年多了四成。華僑銀行預計來臨2023年新春會有更多數碼交易。

大華銀行則發現,越來越多31歲至50歲的顧客開始使用電子紅包。今年送出電子紅包的顧客當中,三分之二來自這個年齡組;2018年則有約一半屬於同個年齡組。華僑銀行的數據也顯示,今年每五名使用電子紅包的人當中,超過三人的年齡介於30歲到49歲。
更多顧客開始接受數碼銀行和電子付費,冠病疫情則進一步推動了這個趨勢,許多人包括年長者,更熟悉電子付費和上網進行日常銀行交易。
除了不必排隊換新鈔,電子紅包逐漸受歡迎的原因,也是因為公眾能派發8.88元和88元等好兆頭的金額。一些顧客也傾向於更可持續的選擇。
電子紅包可讓公眾派發8.88元和88元等好兆頭的款額。大華銀行的數據顯示,以今年為例,2月份的8.88元轉帳次數是1月份的四倍,而1月臨近佳節,已是其他月份平均的兩倍多。
銀行也了解很多公眾想保留派發實體紅包的傳統。
2023 NEW YEAR
「為了尊重傳統,同時鼓勵更多綠色做法,這五年來,銀行已逐步減少在新加坡印刷的紅包袋。比起2019年,明年的紅包數量已減少約一半。」
公眾表示因習慣了數碼交易的便利,自己一般會看紅包是要發給誰,用於什麼場合,來決定是否派發電子紅包或實體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