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從新加坡走到馬來西亞的」,出入境最新攻略

2022年04月09日   •   3萬次閱讀

編者按:2022年4月1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正式全面開放,不少因為疫情和工作滯留在新的大馬遊子可以像從前一樣奔赴家鄉。新加坡眼APP網友「歡喜英圓」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

已經5年多沒有跨境到長堤對岸了,成年之前一直是隨父母前往他們柔佛州的老家探親,爺爺住南亞港,我們從樟宜碼頭乘小船去,外婆住三合港,一家驅車五六個小時也就到了。爸媽50年中代離鄉背井來新加坡討生活,後經人介紹相識結婚生子,看著國家跌跌撞撞走向獨立,同時湊合著也把我們五個兄弟姐妹養大了。

我們家族分隔兩地,雖不算親近,但那是血緣,連著根的,就像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衣帶水,一脈相承,永遠沒法子割捨。疫情兩年無奈封關,但情感是封不了的,骨子裡的相思更無從堵住,只要時機一到就泉涌而出,嘩啦嘩啦又融為一體了。

新柔長堤往柔佛方向風景依舊 正因為太想過去看看,宣布通關後就著手準備,以為會觀察個一兩周才動身,但只等到第三天,4月3日星期天傍晚終於拉不住自己,乘著雨後風涼氣爽,護照往兜里一放就輕裝上路了。

目的地哪裡,沒有,就是想去轉個圈,感覺如同要和許久不見的親朋打聲招呼。雖然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但卻有個特彆強烈想去完成的心愿,用雙腳踏步去感覺1056米新柔長堤的溫度。

巴士170A號應該是個臨時車次

巴士旅客在火車檢查站下車步行至勿蘭關卡 我的行程是先搭地鐵到克蘭芝站,越過行人天橋到馬路對面的巴士站換乘170A號。170A號4月1日起取代170號,行車路線不再停靠勿蘭關卡,要過關的旅客只有先在火車檢查站(Woodlands Train Checkpoint)下車,接著上樓下樓穿過幾條走廊,步行約10幾分鐘才抵達勿蘭出境關卡。個人認為170A號只是臨時車次,原本一直執行跨境服務的170號,相信會在新馬跨境公共運輸恢復後再度掛帥。

To Johor,沿著樓梯往下三層後朝柔佛方向走去 星期天傍晚的出境人流不多,這在疫情前也是常態,周五六才是離去潮流的尖峰。所以通關自然順利,走出來只見旅客們急匆匆的登上停靠路邊的短程小巴,可以直接載到對岸入境大樓,記得記得,必須自備現金2元投入車內錢箱,再一個重點,不設零找。

巴士執勤人員催促上車的喊叫聲中,我依然步伐悠閒,一臉輕鬆,有人不斷向我招手喊我即刻上車,我慢悠悠的閃過那隻攔路的手,腳步並不停頓,語氣堅定的就拋下一句「我是要走過去的」。

然後就剩我一人了,其他人不是正在上車就是在上車的隊列里。離車站不遠處有道安保門,推開後就是樓梯間,牆上貼著「To Johor」的告示牌,只見梯道彎曲梯級窄短,捉緊扶手戰戰兢兢往下走了三層才到地面。

新馬關係緊密,一衣帶水,一脈相承

新馬國界線,新加坡領土到此歸零 下了樓還要走一條百米不到的通道才右拐進入新柔長堤主路,我看了看腕錶正好晚上7點整。遠處對岸的景物在夕陽下顯得有些灰濛濛,公路上車子少的可憐,偶爾才一輛從身邊飛馳而過。行人道並不寬敞,容得下兩人並肩而行,人多時就只好走在馬路上了。迎面會見三三兩兩的旅客向新加坡走去,而我的身後沒有同行者,此時此刻在這條前行的路上,長堤似乎屬於我一人所有。 穿過0點國界線上那座小塔後就進入馬來西亞領土,岸邊的景物就愈發清晰起來,不遠處的馬來西亞出入境大樓燈火通明。

長堤之後的高架車橋,行人只能爬坡而上

出入境大樓前的分岔口,行人必須緊跟巴士車道 步行長堤也算一路坦途,但我還是要勸請那些腿腳乏力的別走為好,因為長堤之後還有一座約五六百米長的高架車橋,行人只有貼著路肩爬坡而上,任由車子擦邊而過才能抵達另一端的出入境大樓。最重要一點,爬上坡後會出現幾個分岔口,是讓不同類型車輛通往出入境大樓,對於行人則必須緊跟巴士車道才能進入關卡,走入其他車道是會被警察驅離的。

石碑上寫著「蘇丹依斯干達海關大樓,移民與檢疫」 晚上7點23分,我終於爬上了坡,步踏長堤的心愿總算完成。這時我不禁想起4月1日凌晨那批也在這條路上高歌前進的遊子們,他們終於回到家了,親情的浸潤是不是已經撫平了那顆被疫情傷過的心? 大樓外面的石碑上寫著「蘇丹依斯干達海關大樓,移民與檢疫」,我站著端詳了一會,一輛短程接駁小巴在前面停了下來,又一批旅人魚貫而下,我也隨著他們進到樓內。

必備的手機應用,圈起來的是重要的功能入口 從這裡開始,應該向大夥報告一下通關前的準備工作,有以下幾點必須注意:

1,護照在入境當天的有效期不少於6個月

2,下載並註冊馬來西亞政府指定的防疫手機應用「MySejahtera」,它集多種功能於一體,是疫情追蹤器,像新加坡的TraceTogether;是進出公共場所的二維碼掃描器--MySJ Trace,像新加坡的SafeEntry;也能提交入境信息及疫苗證書,像SG Arrival Card。這個手機應用也可以為老人小孩(dependent)添加帳號,方便隨行。

旅客電子入境卡,收錄在「MySejahtera」里

旅客入境申報表共22道問題,有些題目讓人為難

3,通過MySejahtera提交「旅客入境申報表(Traveller Declaration Form),提交入口:點開「Traveller」圖標後打開「Traverl for XXX」。申報表總共有22道問題,有些確實讓人為難,尤其對一日游旅客。我採用模稜兩可的回答來解決,比如問馬來西亞住址就填「Johor Bahru」(新山市);郵編就填新山市起頭的「80000」,以此類推,靈活變通就對了。 申報表提交後如果沒有問題,當天就能在MySejahtera頁面底部的「Profile」里找到一張當局發出的「旅客電子入境卡」(Travellers Card)。

旅客疫苗證書只能從notarise.gov.sg下載

4,通過MySejahtera提交旅客電子疫苗證書(Digital Vaccination Certificate),總共提交兩次。

第一次提交入口:點開「Traveller」圖標後打開「Overseas Vaccination Details」,有A和B兩個選項,給自己提交(for myself),也可以給老人小孩(for my dependent)提交。這份應該是給移民局存檔的。

第二次提交入口:點開「MySJ Trace」(在MySejahtera頁面底部)後,打開白框「COVID-19 Vaccination Status」上的「Help」,有1至7個選項,點開第6項後填寫表格提交。這份應該是給防疫部門存檔的。

證書經核實後,在相關的頁面上會顯示「已接種」(Vaccinated)。要強調一點,提交的必須是國際公認的電子疫苗證書,這種可以通過二維碼認證的疫苗證書只能從notarise.gov.sg下載,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通過Singpass獲取,有疑問可以聯繫新加坡衛生部。保險起見,我也隨身帶著每次接種後收到的紙質證書

向新加坡移民局網站ica.gov.sg 申請電子入境卡

向新加坡移民局申報入境後,會收到回函確認

5,切記 ,返程前必須向新加坡移民局(ICA)申請電子入境卡(SG Arrival Card),少了它就無法通關 ,申請網址:ica.gov.sg。申請頁面有兩個選項,點開第一項「公民及永久居留者」(第二項供外國旅客填交),回答幾個健康問題後提交,移民局隨後會將確認函發到你的電子郵箱。

6,長期在新加坡工作和居留的非公民如PR、LTVP及WP等,入境馬來西亞必須申請簽證。他們現在可以通過大使館指定的中介(牛車水和小印度的一些旅行社)提出申請,根據證件的有效期,最長能得一年多次簽證,費用70至100元新幣,7個工作日後取證。現將某旅行社發布的,辦理馬簽所需的材料清單供大家參考。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