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名:新加坡共和國
所屬洲:亞洲
首都:新加坡市
人口數量:570萬
國土面積:724.4平方公里
GDP總計:3610億美元
人均GDP: 6.4萬美元
國旗:由紅、白兩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以及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了平等與友誼,白色象徵著純潔與美德。

提到新加坡,大多數中國人的感情可能都會比較複雜。作為世界上第二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和中國的關係卻若即若離,甚至一度站在了對立面。而且新加坡的法定國語是馬來語,第一官方語言是英語,而作為主體語言的華語卻備受壓制,導致現在的新加坡年輕人普遍不會說華語,這讓剛接觸新加坡的中國人無法理解!
然而如果深入了解新加坡的歷史以及她所面臨的地緣環境,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從絕望中成長的國家,這群黑頭髮黃皮膚的人和她的祖國一樣曾飽經苦難。

新加坡女孩
新加坡,別稱獅城,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島國。該國位於中南半島最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

17世紀初,英國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後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戰略據點。英國政府為了發展新加坡的經濟,從海外招收了大量中國勞工,新加坡逐漸成為南洋華人的聚居地。
二戰期間,新加坡華人人口密集,這裡也是南洋華僑的抗日運動中心。陳嘉庚領導的「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便發動東南亞八百萬的華人,為中國籌集了約合4億餘元國幣的巨額外匯。

日軍占領新加坡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以猛烈火力攻打新加坡,受到新加坡星華義勇軍和盟軍的聯手抵抗,致使日軍第一次攻擊失敗,戰亡400人。新加坡的英軍節節敗退最終向日本無條件投降之際,主要由華人組成的星華義勇軍卻仍然堅持抗戰。日軍占領新加坡後,對星華義勇軍和華僑進行了瘋狂報復,將近10萬多參加過抗日活動以及資助過抗日活動的華僑乃至平民被未加任何甄別地屠殺,史稱「新加坡大屠殺」。

日本占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
日本戰敗後,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然而很快,馬來西亞政界發現,勤奮聰明的新加坡人,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在財經界很有影響力。為了限制新加坡,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通過法律使馬來人享有特權,這是赤裸裸的歧視和挑釁。新加坡人堅決不同意,但無可奈何。
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擔心華人會主宰馬來西亞的政治及經濟環境,他認為,解決兩個族群衝突的最好辦法就是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獨立出去,以保證馬來族的統治。於是,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緊急通過修改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隨後,含淚的李光耀在電視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新加坡已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李光耀夫婦
獨立後的新加坡面臨著相當嚴峻的考驗,脫離了馬來西亞的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各類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甚至連淡水都無法自給自足,南方又是虎視眈眈的印尼,世界對於新加坡是否能繼續存在表示疑問。

李光耀訪華
新加坡為了求存求活,改善地緣環境,積極尋求國際承認,於1965年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大英國協。1967年新加坡協助成立了東協組織。之後,更是開放樟宜海軍基地為美國海軍提供停靠及後勤保障等支持。樟宜基地也成為美海軍監控南海局勢和進出印度洋的「橋頭堡」,是美軍目前新的全球戰略的「前沿」。在英美的保護傘下,新加坡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樟宜海軍基地
憑藉著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優勢,新加坡很快成為了東南亞重要的金融中心、轉口貿易中心,並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此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天際線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會更多的參與到國際事務之中,期待新加坡未來會更多與中國合作。

新加坡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