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說,中國人對國土面積的認知是離譜的,就因為自己生活在96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們的生活離邊境遙遠,甚至有的人一輩子都沒觸碰過邊境地帶。
我們確實國土遼闊,這難道不是我們屹立於世界的資本嗎?
中國成立70周年,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總數為13.93億,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多到什麼程度呢?
我們國家的人口數是新加坡的249倍!中國的國土面積是新加坡的13392倍!

(新加坡,一個發達的"城市"國家)
但就是如此之小的國家,卻是全世界人民嚮往的國家,它到底擁有著怎樣的環境?用著怎樣的國家政策?人民又是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小國家是不是真的容易貫徹執行政策呢?到底值不值得去這個國家旅遊一圈呢?
僅有719.1平方公里的新加坡是如何在建國54年間,發展成如今的旅遊勝地、世界人民聚會首選地呢?
很多人帶著這個問號與想像,來到這個國家,而我也成了這個出國大軍中的一員,因為我的老公在那裡。我也跟大家一樣,一心想著在這個已開發國家,跟老公一起努力,賺得更好的生活,為我們的將來做好鋪墊。

(新加坡的夜景)
於是,我帶著對未來的期待以及對這個國家的想像,來到了這個傳說中街道沒有任何塵土,法律相當嚴明,動物與人類和平共處、經濟非常發達的國家。
還記得踏上征途的那天,家裡人起了個大早,早就收拾好的行李,由於擔心超重的問題,撿出了很多東西,反覆稱了又稱,生怕一個不小心多花好多錢,或者被海關檢查耽擱時間。
直到最後,由於要趕車,時間來不及了,才懷著忐忑的心情,告別了家人,走出了大門。
經過4個小時的車程,再加上8個小時的航程,我終於到達了這個似乎是夢想中的國家。

(飛機上看到的新加坡夜景)
完善的交通設施與制度,地鐵上居然連水都不能喝!
一下飛機,走出機場,簡單的環視了周圍的環境,這個國家給我的第一感覺,有點像"迷你版"的上海。
在這裡,人們很少開車(可能是我們窮,開不起車),出行幾乎都使用當地的交通工具。
這個國家本身就是一座城市,5條地鐵線就貫穿了全部國土,地鐵作為新加坡的主要交通工具,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艱辛。
五條地鐵線按照方向,用不同的顏色標明,這樣,有些人就可以說"坐綠線就能直達我這裡。"
為了便於大家出行,或者是安全防範做的已經很到位了,新加坡的地鐵是沒有安檢的,不用擔心急匆匆地跑到地鐵口,卻被安檢口卡住了。

(新加坡的地鐵線路顯示圖)
新加坡地鐵號稱"世界最乾淨的地鐵"確實是名不虛傳,地鐵上明文(法律)規定禁止飲食的,喝水都不可以,這個規定雖然會與新加坡炎熱的天氣現象產生矛盾,但是車廂上赫然標明的罰款200新元,你不能不在意。
我第一次坐地鐵的時候差點就觸碰了紅線,還好旁邊有個朋友阻止了我準備喝水的動作。

(地鐵上的人們)
新加坡的地鐵絕對是我見過配套設施最完善的地鐵系統了。
幾乎每個地鐵口都是個大型商場。
一樓進入,下樓就是坐地鐵,上樓就逛商場,在新加坡僅僅是這種地鐵口式的商場就至少60個,再加上其他繁華街道的商場,那真是數不盡數,不得不說新加坡真的是購物者的天堂。
談及購物,新加坡的樟宜機場,當之無愧的免稅店中的佼佼者。化妝品成分都很好,而且價錢絕對是物超所值的。因為新加坡本身就是個進口國家,關稅低,質量要求嚴格,這完美的解決了購物者的所需。

(地鐵站商場)
新加坡的公共運輸除了地鐵,也是有公交的。
但是,在新加坡公交是不報站的,這個與我們國內的"叫醒服務"相比,就真的不那麼人性化了。
剛到這個城市難免會坐丟,意識到之後,再坐公交就會緊盯窗外,努力發現熟悉的建築物,時刻準備下車。
後來我開始搭訕身邊的人,假裝閒聊,其實是問路,如果剛好同一站下車那就更好了(這也是練習口語的途徑哦)

(公交車到站顯示)
如果你有機會來新加坡乘坐公交車,不用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這個問題被一款app給解決了,Moovit有報站提醒功能,絕對能達到叫醒目的。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每個地點的名字都是陌生的,很難記住,後面我發現新加坡的每個公交站都被編號了,公交站的號牌上有著像郵政編碼一樣的數字,這個數字可以直接作為站名進行識別,媽媽再也不用怕我忘記站名了~

(公交車站帶有編號的站牌)
新加坡民眾等級制度嚴格,人口結構複雜
據我了解,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唐人街,只是叫法不一樣,而新加坡的唐人街名字更是奇怪,英文還可以理解,叫Chinatown,中文翻譯卻叫"牛車水"。
據說,牛車水是華人移民最早的聚居地,在一個世紀以前,洪水暴漲,淹沒了這鄰近的大街小巷,居民們盤了水以牛車載走,清理了街道,為了紀念,所以就有人稱這為牛車水;
還有一種說法,新加坡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時候,英國政府為了發展當地經濟,招攬了海外大量人口,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外來人口是中國華工,他們在此地從事著繁雜的勞務工作,平時為了清洗當地街道,就會使用牛車載著水桶進行沖洗,故而被人民戲稱為牛車水,這個名字也就流傳了下來。
當然,此地稱呼的由來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但能肯定的是,這裡付出了華工的大量心血與汗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里除了具有我們中國特色的旗袍、扇子、圍巾、銅鏡,木梳等商品,吃的方面也有涼皮、麻辣燙、肉骨茶、春餅,甚至絕味都是有的,而我每次去那裡,必買的是包子和牛肉,因為這讓我有一種家鄉的感覺。
如果想長期在新加坡生活,那必須得先了解新加坡的民眾等級。
在新加坡的所有人被分為公民、PR、SP以及WP,這是基本等級主幹。
公民當然就是新加坡的本國人,雖然這些公民其中有很多祖籍是中國山東以及中國南方一些地區的。
PR的全拼是Permanent Resident,即永久居民,不是綠卡,是蘭卡,也就是說國籍並沒有改變,這個等級一般需要在新加坡工作十年左右,有過卓越貢獻,或者在良好的社會效應性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外來人員,才可以申請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國家只有公民和PR才有購房資格,其他人即使出得起錢,也沒有機會的。

(新加坡的街景,私家車確實很少)
SP就是Special pass,是一種特殊的工作準證,有一定的技能,在知識或者技術層面可以為這個國家提供相應貢獻者,會擁有這個准證。
這類人在新家坡的工資以及其他福利待遇會比普通工作者好一些,用著此類准證的人士,工作一定的年限之後,是可以為家屬申請DP的,就是可以邀請家屬來新加坡陪同,一起生活。
WP就是從事最低等工作的普通勞動者了,說白了就是靠苦力賺錢,工資的大部分來源是加班所得,如果想升到SP是需要工資水平和工作年限,以及公司考核等多項指標達標後才可以。

(新加坡街頭一角)
政府分配房子,租房還有大學問
新加坡對人員的劃分是很清晰明了的,就像這個國家的房子,新家坡的住宅是分為政府建的組屋和商業性的公寓,有些類似於保障房和商品房。
商業性的公寓一般住的都是比較有實力的商業人士,或者是直接用來投資,根本不居住。
公寓的環境真的很好,健身、娛樂、納涼的設施都很齊全,另外還配有露天泳池,面積在300平左右,大一點小區會設有兩三個泳池(這種配套設施真的是由新加坡長年40℃左右的高溫決定的啊)

(這個公寓看起來怎麼樣?嗯……反正我是買不起)
組屋是國家提供給公民或者PR的一種福利,房價會比市場價便宜很多,而且有政府補助的,這些組屋都是統一半圓形設計,一層會有30幾戶人家,一棟樓是28層左右。
也就是說,從家門出來,就是室外,直接從露天走廊走向電梯,下樓。

(等電梯時望向遠方)
來新加坡工作的人當然需要租房子,而對於這一部分,政府的管制也是十分嚴格的。
實行居住名額限制:例如三室的房子只能住6個人,而房東家裡已經有3口人了,那這個房子只能再住三個人,多一人就是違法。
也就是說即使房東一家人不在這裡住,這個三室的房子也只能再住三個人了,所以想在新加坡長期發展的朋友,需要與房東溝通清楚是否還有名額的。

(新加坡的組屋其實跟我們的保障房有相似之處)
如果是個菸民,在租房子時更需要慎重考慮了,有些房東是嚴禁租戶在屋裡吸菸的,並且樓道也有禁菸限制。
新加坡的全民全國禁菸是真的嚴格,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可以吸菸的,說的有點絕對,但吸菸區確實極少,且限制很嚴,所以等同於全面禁菸,故而很多菸民朋友,只能在家中,在其他人不會注意到的時間,"偷摸"地吸菸了。
新加坡的禁菸是從機場海關就開始的,香菸超過一定支數是會被查封沒收,甚至會罰款,並且,在新加坡的菸草價格極其"昂貴",封面都是很噁心的病態圖片,所以那些在新加坡能吸到煙的人,真的是費盡心思,百折不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