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新加坡新增確診682例,累計28038例。
新增病例當中,4人為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衛生部將在今晚公布其他詳情。
5月16日疫情回顧
讓我們先回顧昨天疫情。 5月16日,新加坡新增確診465例,累計27356例。衛生部指出,當日確診病例減少的一個原因是其中一家檢測實驗室在檢討流程,因此檢測量比平日低。當日,17881人在方艙或轉隔離設施。在院有1095人,另有16人在加護病房;1094人病癒出院,累計出院8342人。昨天病逝1人,累計22人。

昨天病逝1人是67歲新加坡籍男子(第1516例),生前有缺血性心臟病(ischaemic heart disease)、高血壓和高脂血的病史;於4月7日確診,並5月15日病逝。
社區病例
連續四天下降之後,社區病例昨天回升。新增4人是公民,1人為非WP外籍人員,另有3人是不住集體宿舍的客工(WP)。社區新增病例連續6天維持個位數。

新增公民4人都與大型客工宿舍有直接或間接關聯:
1. 第26927例:31歲男子,客工宿舍監察員,5月13日出現症狀,15日確診。
2. 第27390例:54歲男子,客工宿舍(高琳二號宿舍Cochrane Lodge II)職工,5月4日出現症狀,16日確診。屬於高琳二號宿舍感染群。 此二人與客工宿舍有直接關聯。
3. 第27006例:53歲女子,為上述第27390例家庭成員,5月7日出現症狀,15日確診。屬於高琳二號宿舍感染群。
4. 第27388例:25歲女子,為上述第27390例家庭成員,5月15日出現症狀,16日確診。屬於高琳二號宿舍感染群。
此二人是家庭感染,與客工宿舍有間接關聯。

高琳二號宿舍位於海軍部西路(Admiralty Road)49號,可住4000人。此感染群目前有387人。

4月13日,新加坡政府憲報把高琳二號宿舍的A、B、C、D、E五棟宿舍樓列為隔離區,是新加坡第八個被列為隔離區的客工宿舍。
客工宿舍病例
住在大型集體宿舍和工廠改建宿舍的客工(WP)新增確診457例。

追查出3個新感染群
5月16日,新加坡追查到3個新感染群,都在工業區:
1. 雙溪加株大道(Sungei Kadut Way)9號:新確診的2人證實與先前7人相互關聯,形成本感染群,一共9人
2. 科技園彎(Tech Park Crescent)7號:新確診的2人證實與先前5人相互關聯,形成本感染群,一共7人
3. 大士景廣場(Tuas View Square)137號:先前確診的5人證實相互關聯,形成本感染群

根據衛生部信息,昨日新增病例中,99%與已知感染群有關,當局仍在追查其餘病例的病源。
截至5月15日,26891例確診中,仍屬於不明感染源的有645例,約總數的2.35%.

所有645例不明感染源都發生在社區病例,515例是本地公民、永久居民和非WP人士,130是不住大型集體宿舍的WP。根據病例跟蹤統計,前者多是通過家庭感染,後者多是通過工作場所感染。因此,儘管同屬本地社區,但當局對兩者的疫情防控重點不一。
鄰國疫情
5月16日,印尼累計確診17025例,菲律賓為12305例,馬來西亞為6872。泰國零新增,累計病例維持在3025例。這是本周內泰國第二次出現單日零新增。

疫苗什麼時候出來?
5月15日,在515復星家庭日幸福無限大直播的現場,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上海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以及主持人蔣昌建進行了一場對話。 這場對話,相信對很多在中國以外的朋友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郭廣昌說:「我們跟德國疫苗公司的一個合作項目已經進入一期臨床,我覺得很快會進入二期臨床。我是比較樂觀。很多人說(疫苗)要到明年年底,我覺得不會那麼長。」

張文宏不表樂觀。他說,按世衛組織的清單,已經進入一期二期三期的很多是疫苗,是核酸疫苗,還有一些是老疫苗,是滅活疫苗。對冠狀病毒,這些疫苗存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他還說,世上的冠狀病毒有SARS,有MERS,「到現在為止,我沒有見到過一個特別靠譜的疫苗。現在你突然說新冠疫苗在明年一定會出來個特別靠譜的……我只能告訴你一個最好的情況——如果現在大家在做的疫苗裡面有一個是有效的,而且上市還特別快的,也得明年三月到六月。這是最最樂觀的估計。」
「如果這一批還出現不了靠譜的,這種可能性極大,那麼就只能等後面那一批,那就得明年六月到九月,甚至是2021年年底或是2022年年初。」張文宏補充說。
他認為,疫苗能否出來,取決於新冠病毒是長期存在還是像SARS、MERS一樣過段時間就會消除。如果新冠病毒一直存在,疫苗一定會研發出來,而且100%要靠疫苗才能戰勝疫情。
中國什麼時候打開國門?
張文宏說:「上次我跟新加坡衛生部首席防疫官在討論。他問我,你估計中國全面打開將是什麼時候?我說,估計你新加坡打開我就打開。」
「新加坡(將來)如果對歐洲開放,中國是不會對歐洲關閉的,那麼我們會面對輸入的風險。我們要有信心,中國第一波疫情之後,全國的公共衛生體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個是我們進行商業復工復產復市的一個重要保證」,張文宏說。
要不要全民篩查?
要不要全民篩查,張文宏和郭廣昌認為要看情況。
張文宏認為,「現在大家對武漢仍心有餘悸」,武漢作全民篩查,不單純是醫學上的需求,也有社會信心的問題。「武漢篩查一遍,大家更相信(疫情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郭廣昌認為,用科學的方法對武漢全民進行快速檢測,消除大家的恐懼,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恢復生活,提升經濟活力,「從整體的社會帳、心理帳來算,是非常值得的」。
在武漢之外,例如上海,張文宏認為毫無必要進行全民篩查。他說,全球疫情到了下半年還不會結束,隨著世界各國逐漸復工,相互之間會逐步開放,國際大都市如上海面臨一定的輸入風險。
「現在3000萬人口都檢查了,但今天檢查了,兩個星期以後又有人進來,誰被感染過,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所以現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張文宏說。
在持久戰中救命續命
如果說疫苗明年下半年甚至後年年初才出來,全球接種至少要半年到一年之後。那麼,這兩年時間內,世界要怎麼運轉下去?怎麼活下去?
尤其是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如理髮店、洗腳店、小吃店,可能兩、三個月能撐得過去,但半年或更長時間怎麼辦?郭廣昌說:「服務業是支撐中國經濟就業最主要的來源,我們應該積極支持他們迅速復工。但光他們復工沒有用,得有人消費,所以要放心讓大家消費。」
他對中小企業提出三個救命續命的建議:
第一、靠好產品。越是好的產品,客戶回流就越快
第二、學會線上化生存。現在面對面交流越來越困難,所以,一定要發展線上化
第三、做好自己這門生意的健康化管理,如何讓大家放心進來消費。郭廣昌說:「要努力撐住,不要輕易放棄。最困難的時候,其實意味著別人也困難。
撐不住的時候,還要撐下去,因為你不僅為自己在撐,也為整個社會在撐。」
張文宏說,人類歷史上最最殘酷的傳染病,基本在兩年左右會得到控制。哪怕明年這個疾病不能完全根除,但是人類一定有能力控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