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日訊)建築業客工為期四周的居家通知昨夜結束,小印度和牛車水昨早未見明顯人潮,但已有一些客工特意前來匯款回鄉,也順便打包家鄉美食解饞。
為遏止病毒在客工群中擴散,政府要求約18萬名持建築業工作準證和S准證的外籍工人及他們的眷屬,從上個月20日起遵守為期兩周的居家通知,過後進一步把居家通知延長至四周。
前晚11時59分,約8萬5000名住在組屋或私人住宅區的建築業客工已完成了整整28天的自我隔離。

不少客工今天上午在小印度排隊匯款。
《聯合晚報》記者昨天一大早走訪小印度時起初未發現人潮,著名的慕斯達法購物中心顧客寥寥無幾,但接近中午時分走到德斯加路才初見多人排隊匯款或買菜,人龍井然有序。
牛車水同樣未見明顯人潮,但已有客工特意前來匯款回鄉。在文慶一帶租下組屋的王克森(38歲)在新加坡當建築工人17年,上個月聽說要遵守居家通知後,當晚就和同住的五名同事去超市買好食材,這期間主要是自己在家煮飯。
昨早10時許特意前來珍珠坊匯款回江蘇老家的他受訪時說,以前他每個月都會來這裡匯款,但此次因行動受到限制有所耽誤,所以一完成居家通知就趁著今早搭地鐵過來匯款。
他說,目前還在等待覆工通知,會儘量減少外出,完成匯款後也會馬上回家,但會先去打包思念已久的家鄉美食。
「我最想念的應該是川菜,可能會去打包酸菜魚,或者麻辣香鍋。」

王克森特意從文慶住家搭地鐵來牛車水珍珠坊匯款。
不願具名的匯款店女職員說,今早的人潮和平時差不多,相信是因為時間還早的關係,一般過了午餐時間才會比較多顧客。
「受疫情影響,我們的顧客已少了七成左右,比正常時候少很多。」
匯款回鄉見人龍
小印度德斯加路(Desker Road)一家米黃色店屋樓下在上午約11時開始出現人龍。多名客工正排隊進入一個夾在兩家餐廳中間、路過差點就錯過的門口。
一名正在排隊的客工告訴記者,這家店屋二樓是專門服務客工的「銀行」,大家都是來匯款回鄉的。在這家名為Agrani Exchange商店樓下排隊的人都隔開約一公尺距離,戴著口罩,有些人甚至穿著塑膠手套。
匯款處對面的多個蔬果店也有數個客工在買菜,窄小的店面加上堆滿蔬果的架子顯得空間略微擁擠。
客工午夜迫不及待去購物
午夜零時居家隔離令一結束。一些客工迫不及待到超市購物。
住後港7道組屋的印度客工馬修(45歲),晚上11時50分就守在門後,等12點一到,就準備離家到附近的24小時職總平價超市買菜買肉。
在花店工作的馬修,在本地已工作了15年。他每兩天煮食一次。早在4月6日阻斷開始的一天前,他就有遠見,買了20公斤的米和蔬菜,足夠他吃上一個月。
他告訴《海峽時報》:「我一直在吃三峇(sambar)和木豆(dhal),必須改變菜單,買點肉類,馬鈴薯、蘿蔔和洋蔥等蔬菜。」
馬修說,因為隔壁房是同鄉,所以一個月居家隔離令對他來說,還不是太難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