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銜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柔佛州的新柔長堤。(法新社)
作者 陳詩語
在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宣布行動管制措施來防疫後,眾多每天往返新馬的工作人士,還有即將在新加坡開學的學生頓時亂成一團,紛紛安排在新加坡的住宿,以便能如常工作或上學。
柔佛州務大臣哈斯尼在措施生效前夕說,州政府將向聯邦政府提出要求,通融往返馬新的工作人士、學生,以及物流業、商業活動等領域的業者,在現階段的行動管制令期間能獲通關。

哈斯尼: 柔州政府將提呈讓特定領域人士如常通關的建議。(星洲日報)
這個建議讓受影響的馬國人聽後,心中肯定五味雜陳。
只因眾多馬國工作人士在行動管制措施宣布後徹夜難眠,接著在和公司協商,或自行安排在新加坡的住宿後,立馬打包行李,然後走路的走路,或開車、搭巴士的塞在車龍好幾個小時,總算在勞碌奔波了一整天后,好不容易安定下來,迎接無奈接受的兩周「全新」生活時,突然又來了一個政策可能U轉的消息,是不是相當難以置信?晴天霹靂?
哈斯尼說: 「這項要求,是為了確保兩國之間的各項往來活動和服務能如常進行。」
他指出,柔州政府要求管制令下能豁免的特定領域人士,包括持工作準證往返馬新者、在新加坡求學的大馬籍學子、專業領域如商業、物流業、工廠巴士等。
根據《東方日報》,上述措施影響了每天來往馬新工作的30萬名馬國客工,如果行動管制措施是要管制人民,減少出外,減少和他人接觸,以抑制疫情擴散,那柔佛大臣的建議會否就成了抗議措施的一大缺口呢?
慕尤丁再次在電視講話中呼籲國人待在家,不要回鄉,不要跨州,那這個特別讓這30萬大軍通關的要求是否恰當呢?

馬國首相慕尤丁。(路透社)
筆者理解這群大軍為了生計和未來每天辛苦通關的辛酸,行動管制措施造成大家諸多麻煩,能夠及時安排到新加坡暫住的工作者還算是解決了難題,雖然得面對思鄉之苦和諸多不便。也有些受影響的人基於家人或種種原因,而不能到新加坡暫住,只能拿假在家,甚至無奈辭職。
如果能通融他們如常通關,就算經過一番千辛萬苦才搬到新加坡暫住的馬國人,應該也會罵罵幾句,然後欣然回國,恢復昔日正常的作息。
不過,這批如常通關的人數龐大,在各自的工作領域也可能接觸到冠病患者,還有不管是坐巴士和騎機車都會面對關卡擁擠時,造成人群聚集的場面,換言之,人群擠在一室,接觸時間又長,疫情傳播的機會不是很高嗎?

每天越過長堤來上班的馬國客工。(海峽時報)
如果這批人能夠如常通關工作,那為何在馬國的馬國人不能如常開店,如常上班工作,甚至不能跨州? 行動管制的宣布和執行是否完善是一回事,但形同「鎖國」的行動管制之重點是在於要大家不要到處走動,儘量待在家裡,減少冠病蔓延的機會,只是讓前往新加坡的工作者和學子照常上班上課,然後從關卡通車回家,不就違背了行動管制的用意嗎?
馬國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利周四說,首相慕尤丁已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馬國人在新加坡工作的課題進行洽商,而馬國同意讓國人前往新加坡工作,但條件是新加坡必須為馬國員工提供住宿。
這看來意思淺淺,要如常工作的馬國人,看來只能選擇暫住在新加坡,想政府通融讓他們照常通關,恐怕可能性不大。
一旦真的破格通融,那在馬國的馬國人會否因此跟進,然後根據個別情況而相繼提出要求通融?這樣下去,行動管制還需要繼續嗎?行動管制還有意義嗎? 這是從馬國的行動管制來看,別忘了,新加坡這方也將要求所有入境之人都得居家隔離14天,那是否也要特別通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