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歷史最悠久的會館曹家館慶祝成立200周年,草創期據傳與新加坡的開埠者萊佛士有關。

歷史悠久的曹家館獲得宗親們不離不棄的支持。左起為財政曹榮福、會長曹德財、總務曹萬昌,以及會務顧問曹發利。
曹家館的宗親們相信,曹家館的創辦人是一名叫曹亞志的木匠。根據曹家館會務顧問曹發利(70歲)的說法,相傳萊佛士的艦隊當年途經檳城時,人在檳城謀生的曹亞志加入其艦隊,一起來到新加坡。艦隊抵達新加坡海峽後,先停泊於新加坡以南的棋樟山(今聖約翰島)。由於萊佛士顧忌島上可能會有荷蘭人,為了避免與荷蘭人起衝突,他派遣曹亞志等20幾人,劃小船到新加坡,確保一切平靜後才正式登陸。
據曹家館先人口耳相傳的歷史,曹亞志後來從家鄉招來許多宗親及鄉里到新加坡工作,並於1819年成立曹家館,1822年成立寧陽公司(後稱為寧陽會館)。
儘管後來有歷史研究者質疑傳說的真偽,但歷史上確實記載名為「曹亞珠」和「曹符義」的人。有一派人相信,這三個名字其實都屬於同一人,曹亞珠是本名,後來改名為曹亞志,「符義」則是他的字。此傳說在新加坡華社裡廣為流傳並獲得人們接受。曹家館位於如切路的會所里也設立了曹符義的牌位。
記者採訪當天,曹發利和曹家館會長曹德財(69歲)、財政曹榮福(59歲)和總務曹萬昌(61歲)發現該牌位內原來裝著曹家館的地契,目前還不清楚是正本還是副本。

曹家館理事在曹符義的牌位里找到這張地契。
地契上寫著,地契是在1849年由一名叫曹符成的人領取的。曹亞志當時已過世將近20年。曹家館會所也有一個曹符成的牌位,裡頭裝有一封寫給後世會員的信的副本。
曹發利說,1970年代是曹家館的鼎盛時期,當時的會員人數達300多人。如今,曹家館每年為50多名會員舉辦會員聚餐。今年10月份,曹家館與同是曹亞志創辦的寧陽會館聯辦「台山美食情緣」烹飪示範與午餐交流,一同在慶祝新加坡開埠200周年之際追思創辦人。
曹德財說:「今年是我們曹家館成立的200周年,身為會長,我希望會館能吸引新的、年輕的宗親加入,讓會務繼續辦下去。」
曹家館將在12月21日於千禧樓設宴,歡迎曹氏宗親與家屬出席聚餐。除了餘興節目,也將頒髮長期服務獎,感謝宗親們一路來不離不棄的支持。
記者:陳瑩紘
攝影:陳來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