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朱憬臨時代辦在新加坡媒體發表題為《中新共赴「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署名文章,介紹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豐碩成果,回顧中新在互聯互通、金融支撐、三方合作、法律司法等「一帶一路」重點合作領域取得的成績,展望中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光明前景。文章全文如下:
「一帶一路」為你帶來了什麼變化?我在昆明的朋友告訴我,有了中老鐵路,泰國的榴槤僅用3天就能送到他家,新鮮又美味;有了雅萬高鐵,我在印尼的同事說從雅加達去萬隆出差只用40多分鐘了,一天往返很輕鬆;至於我曾經工作過的非洲大地,從中國福建走出的菌草技術,幫助當地民眾解決溫飽擺脫貧困,成為備受歡迎的「致富草」「幸福草」等等。這些變化只是「一帶一路」眾多故事中的一小部分。前不久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來自151個國家、41個國際組織的1萬多名代表匯聚一堂。他們不僅分享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發生在他們身邊的變化,更著眼進一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論壇期間,各方達成89項多邊合作成果文件、369項務實合作項目,企業家大會達成的972億美元商業合同,充分顯示出世界對團結合作、開放共贏的追求。新加坡各界朋友也高度關注此次高峰論壇,本地主流媒體通過報道評論、播客對談、製作專題片等多種多樣形式介紹論壇情況,回顧「一帶一路」取得成果,展望未來發展機遇,當然也提出需要面對的挑戰。我們突出地感受到,新加坡對「一帶一路」未來發展的期許,希望「一帶一路」給世界帶來更多穩定性、更多正能量。新加坡很早便支持「一帶一路」倡議,中新2017年5月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李顯龍總理今年3月訪華前曾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為地區發展作貢獻的方式,雙方互利雙贏,因此受到整個地區的歡迎。在雙方共同推動下,中新在互聯互通、金融支撐、三方合作、法律司法等重點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中新互聯互通走在世界前列。除打造便捷且具韌性的陸海新通道外,雙方更錨定綠色金融、數字經濟等前沿領域,通過物流、資金流、人才流、數據流以及綠色低碳和產業融合等高質量發展,推動中新互聯互通提質升級,成為帶動整個地區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帶。中新在金融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新加坡作為中國以外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之一,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金融支持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今年4月,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共簽約項目90個,合同金額150多億美元。近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同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設立「中新綠色金融工作小組」,深化兩國在綠色和轉型金融方面的合作,以更好地滿足亞洲邁向低碳未來的需求。中新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方面穩步推進。兩國企業聯袂赴第三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突出成果。中新企業合作在印度開發建設的園區、在幾內亞組建的三國四方「贏聯盟」、在澳大利亞投資的能源網項目等不僅實現了兩國企業的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更為當地人民帶去了實打實的發展紅利。中新在法律司法等專業服務領域合作具有引領性。中新法律和司法圓桌會議走過6年歷程,兩國最高法院圍繞司法服務保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目標,不斷深化國際商事、智慧財產權、法官培訓等領域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幾天前,2023年中國—新加坡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論壇在新成功舉行,為深化區域爭議解決發展合作,完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規則及開拓國際商事法律服務新領域注入新活力。獨具特色的中新共建「一帶一路」,源於兩國關係長期以來的前瞻性、戰略性、示範性,不僅有力推動了兩國各自發展振興,也為地區國家樹立了標杆。當前,「一帶一路」合作正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從硬聯通擴展到軟聯通。中新共建「一帶一路」經驗可以不斷推廣、賡續發展,在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等八項行動方面取得新的進展。發展理念相近、利益契合、優勢互補的中國和新加坡,將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實現世界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