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阻斷措施,有了顯著成效,因為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的新增日均感染病例已經趨於個位數了!
沒錯,是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那新加坡客工呢?
仍然穩居在三位數甚至破千的高位。
所以,從總的感染人數來看,新加坡依舊在持續增長,且有專家預測:新加坡月底將可能達到三四萬人確診。其中大部分人群依舊來自客工群體。

那既然客工群體的感染人數,也包含在新加坡總感染人數中,對外也沒差。可新加坡每日病例統計為何還要分開?
我想這樣做,新加坡應該是出於安撫國民焦慮的情緒,在大眾面前塑造新加坡政府切實保障國民安全、抗疫得力的有良形象,讓大家對未來重拾信心,對政府放心。
可是。
這樣做對外勞客工呢?
對不起,我想不到一點有利之處。

其一,這樣分開彙報,無形之間還是把客工與國民區分開來,割裂了本國人與他國人同為新冠病例患者的身份。就好比三六九等之分,懸殊巨大的病例數,直接放大了客工感染群體,讓民眾只看到新加坡感染群體幾乎都來自客工。本來對客工就不怎麼友好的新加坡民眾,這樣一來,態度只會更差。
其二,這樣做只不過對民眾塑造了虛假的安全感,讓他們以為新加坡民眾感染病例少,已經足夠安全了,可以放鬆警惕了。殊不知,咱們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客工病例再沒有清0的情況下,戰疫就遠遠沒有結束。
其三,區別對待的結果就是,心不齊。新加坡民眾只會一味責怪客工,認為是客工的錯誤,才讓新加坡疫情加劇。其實最大的受害者,是客工。只不過他們沒有話語權,只能默默承受一切。而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客工努力戰疫,新加坡民眾更多地卻是責備,這樣要如何能做到齊心戰疫呢?

所以,這樣區別彙報的意義在哪呢?
只不過讓客工們在這個國家更感受到了「區別對待」。或許國家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真的有那麼一點不妥啊!
既然要同心戰疫,平等對待,那咱不如再徹底一些,不要把「區別」劃的那麼明顯了,這或許也是對客工們的一種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