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將近2個月的阻斷期,終於要迎來解封了!不過實際情況好像和期待的有點不一樣?
而且6月2日開始的第一階段經濟重啟,沒有娛樂設施的份,就連到食閣、咖啡店或其他餐館堂食也暫不允許。

來源:ST
可以理解不開娛樂設施是為了避免人群聚集,但為什麼連到店吃個飯都不行了?
光吃飯,不說話行不行?咱們來看專家解釋~
已證明堂食有高感染風險
在專家看來,阻斷期結束後仍然禁止堂食,這是相當明智的決定。
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楊教授(Teo Yik Ying)表示: 「我們已經證明當大家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病毒傳播得更厲害。此前新加坡的社區病例多也和這一點有關係。」

來源:ST
所以如何能最大程度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就成了接下來重啟經濟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比如現在可能有的公司會繼續保持在家辦公的狀態,另外商場繼續關閉,禁止堂食等等。
楊教授還另外舉了香港的例子——允許堂食,有限看電影等等,但他特別說明:「新加坡不一樣。」

來源:AP NEWS
新加坡解封后會出現新增的社區病例。這一點不僅當局有提到,也有多名專家認同。
而且伴隨著大家的日常活動恢復,其實更難追蹤到底是哪些活動更容易造成病例激增。
「我們不希望出現的信號讓人困惑——看是工作場所活動更易傳播病毒,還是堂食或者其他活動。」

來源:LANCASTERONLINE
所以說第一階段的解封,就相當於像其他國家那樣,對於新加坡來說就是「投石探路」。
要探清楚哪些解封措施有風險哪些沒有,以及最終是否能有效控制之類。
「我們不能說解封措施(例如堂食看電影)在香港可以進行,就一樣適用於新加坡。每個地方的具體疫情情況都是不同的。」

來源:scmp
但其實有不少人都覺得,也不是說一定得一下子全部解封,但是分三階段來進行,是不是太慢了?
而且就連經濟學家都說了, 分階段解封對於新加坡的經濟恢復貌似也不好?
經濟學家: 分階段解封會延緩經濟恢復
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分階段重啟經濟,雖說也許能避免發生新一波疫情。
但,這也可能會對新加坡第三季度的經濟造成持續的衰退影響,進而影響到整體恢復進程。
畢竟新加坡的大部分經濟活動,已經停了將近8個禮拜的時間。

來源:kyodo news
6月2日第一階段開始,整個新加坡市場恢復的只有三分之一的勞動力,這部分人可以回到工作場所,而餘下的人依舊在家辦公。
預計這一階段新加坡會恢復近75%的經濟活動。
七成多的經濟恢復運作看起來好像也不算少。但經濟學家們的觀點是,恢復的同時也有不少限制,這也會對經濟產生影響。
大華銀行的專家Barnabas Gan 表示:
現在的經濟環境還是持續極度不穩定,因為6月2日開始的經濟重啟情況主要還是取決於健康環境如何。尤其是旅遊業的經濟活動,可能還要低迷一段時間。
Maybank專家 Kim Eng 則是覺得部分經濟情況令人擔憂:
「此次受到嚴重打擊的那些行業,例如零售、餐飲、酒旅和娛樂等還要持續關閉。這些行業的公司可能很難再挺過一個月。」
就連大企業零食製造品牌 The Golden Duck,即便能在6月2日復工,也得在很嚴格的限制下允許部分員工回廠。

來源:shopee
據說在阻斷期期間,鹹蛋魚皮的本地銷售量直接削減了50%。
好就好在還有類似於 Lazada 和 Shopee 這些線上銷售平台,阻斷期間還能靠網上銷售來支撐。
可見大公司這階段謀生存都難,更別提其他的小商戶了。

來源:the star
如果按照本地經濟學家此前的預估,他們猜想重啟經濟的進程應該是比較快的。
但實際情況卻不一樣。顯然恢復工廠運作比開放商場來得更容易控制,尤其當局打算更嚴格地實施安全距離措施。
比如量體溫,健康聲明,交錯的工作時間,1米的安全距離,辦公室員人數限制等等。
即便是跟餐飲零售行業無關的行業,比如房產公司之類,也面臨著經濟挑戰。

來源:asiaone
「現在要現場看房得等到7月,想要賣房子只能通過虛擬看房。」
可以想像虛擬看房就買房的幾率要存在也很勉強。
現在不少企業就等著下周宣布的第四個防疫援助方案了,據Maybank專家 Kim Eng 表示這個次的配套—— 估計會達到30億新幣!
不過配套也就是救急,長遠看真正還得新加坡經濟恢復了才行。難道就沒有更快的方法重啟經濟嗎?
新加坡部長: 面臨4方面風險
開掛的辦法是有的,然而就目前看來難度係數頗高。據貿工部部長陳振聲表示,經濟要加速恢復有兩種辦法:
1)試劑盒可以更方便且更快進行冠病檢測
2)冠病疫苗出世

來源:陳振聲部長面簿 | 接受彭博社採訪
其中如果後期能出現可以更快檢測出冠病的試劑盒,那麼這意味著國際旅遊活動也許就能恢復了。
但看眼下的話,情況並不容樂觀。
新加坡內部環境:面臨壓力
此前由於一系列經濟活動停滯,新加坡的第一季度經濟(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跌2.2%。 這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經濟最差的一季度。且不好說接下來第二季度的情況如何。
陳振聲部長說:「原本是發生醫療危機,現在已演變至就業和企業倒閉問題。」

來源:陳振聲部長面簿
勞動力市場也令人擔憂。據他表示,新加坡的失業率暫時沒有出現大幅上漲,主要是政府有援助配套。
但接下來幾個月,本地勞動力市場如何,全球經濟情況會如何,還很難預料得到:
「現在要說世界經濟的最糟情況已經過去為時尚早,因為一些地方的感染率再度上升。」

來源:the star 沒有解決好就業和企業倒閉的問題,新加坡的金融市場將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新加坡外部環境:危機四伏
如果考慮到外部環境,陳振聲部長認為新加坡面臨著四方面的危險:
1)多國有再度暴發疫情風險很高
2)除了壓平疫情曲線,我國也須要壓平失業和企業倒閉曲線
3)個別國家也許會進一步採取更多保護主義措施,造成政策風險
4)很多國家都將需要財政資源來幫助企業和工人渡過這個時期,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能力這麼做
其中第4點牽連甚廣。
比如有的國家也許會採取量化寬鬆政策或競爭性貨幣貶值,來恢復經濟。但如果這樣做,就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的連鎖效應。
而新加坡本身又是開放型經濟體,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的就相當於一個「樞紐」,商機和挑戰是並存的。

來源:bangkok post
目前需要採取的經濟方面的措施,是短期內要降低部分行業的失業率,之後會考慮例如實體店和電子商務兩者間的過渡。
綜合來看,現在的情況除非是疫情方面有了突破,不然新加坡的經濟還真只能一步一步恢復。
咱來看看李顯龍總理是怎麼看待這個「分階段恢復」的。

李顯龍總理面簿
「我知道大家現在十分期待可以恢復正常——送孩子回學校,重啟經濟,和朋友出門吃飯,家庭之間有聚會。」
「但是,我們沒辦法一蹴而就。阻斷期措施生效了,疫情情況正在改善。但距離戰勝新冠病毒還有很遠的路。這是為什麼我們分階段重啟經濟的原因。」
「類似堂食的活動,只有在我們確保一段時間內都可以保持低社區感染風險後才能進行。此外我們可以看到其他國家的重啟例子,全部都是一個人感染造成了新感染群形成。」
「我們不能永遠親密,接下來要適應新常態,在全球疫情危機下,調整我們的生活工作方式。」
「我們得繼續和新冠疫情抗爭,這次的經驗會讓我們更為強大。」
所以分階段重啟經濟,雖然可能會延緩經濟恢復速度,不過考慮到現在疫情的情況來看,也是最合適的辦法了。
6月2日開始
什麼能做,什麼不能?
6月2日開始,可能有的小夥伴要復工了或是要頻繁出門什麼的。還有什麼細節需要注意的呢,咱們來看下
1、在家辦公的需要回到辦公室工作嗎?
建議儘可能繼續在家辦公。但如果有必要還是可以回到辦公場所的,比如必須要使用特定的辦公系統或者設備,必須親自接洽協議的合同或到現場交易等。
2、沒辦法在家辦公的可以返回辦公場所?
如果所屬公司是在6月2日起可以復工的行業名單內,在工作場所已經採取安全距離措施的情況下,可以返回。同樣僱主也要闡述清楚為什麼員工不能在家辦公的原因。
3、阻斷期間在家辦公,現在僱主要求回到工作場所工作?
建議公司還是要儘可能在家辦公,如果有安全或健康問題,應該通過 軟體 SnapSafe 向人力部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