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逼獨立的「彈丸小國」:新加坡如何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土地

2020年07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亞洲四小龍

說起新加坡,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及韓國當年並稱亞洲四小龍。而新加坡的北方鄰國馬來西亞,也和泰國、印尼、菲律賓合稱亞洲四小虎。

亞洲四小虎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略多於我國香港的一半,人口540多萬。然而,它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航運、貿易、金融、教育中心。全球每年有一半的海上貿易從新加坡旁邊的馬六甲海峽通過,其港口每年經手約五億噸的貨運。以城市而論,新加坡的經濟實力排名全球第六,而人均GDP排名第二,僅次於紐約。被稱為「東方的蘇黎世」。

新加坡

新加坡原本作為馬來西亞一部分,在1965年被馬來西亞國會全票通過驅逐而「被逼」獨立。李光耀由一州之長,一夜間,變成一國總理。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當時他在鏡頭前落淚,訴說其「大馬來西亞情結」,說星馬兩地血濃於水云云的片段,成為經典一幕。但李光耀又隨即堅定地向世界宣告,新加坡將不分語言、文化、宗教而團結一致,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更豪言「新加坡會生存下去」。

新加坡地圖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19年的評估,新加坡的「人類發展指數」,在189個國家當中位列第9,再一步印證當地的整體發展程度已達到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在東南亞各國中鶴立雞群。新加坡不但「生存」了下來,而且活得比大部分地方都要好。

新加坡經濟

1960年代的新加坡人,在當時對未來充滿彷徨和不安。而這一份彷徨。

示意圖

今天,我們來說說新加坡被迫從馬來西亞獨立後,是如何實現奇蹟般崛起的。

新加坡位置圖

壹 新加坡的「大馬來西亞情結」,只是現實考量

示意圖

李光耀沒有嘗試乞求馬來西亞讓新加坡「回歸祖國」,這在今天看來,顯然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當地經濟在獨立後快速增長,人均生產總值遠遠拋離同區其他國家,超過前宗主國馬來西亞4倍以上;新加坡擁有區內最負盛名的大學,亦是區內高科技產業、金融服務業等高端產業發展最蓬勃的國家,同時擁有堅實的煉油、造船、機械等工業基礎。

新加坡

事實上,新加坡也不是一直屬於馬來亞。當英國人在19世紀初開始殖民統治馬來半島時,他們是把新加坡、檳城、馬六甲這些港口合組成「海峽殖民地」,與當時的柔佛王朝及其他土邦分開管理。到後來,英國重組馬來半島的殖民地成為馬來亞聯邦,也沒有把新加坡併入其中。事實上,新加坡只有在1963至65這兩年被納入馬來西亞版圖。

馬來西亞

換言之,可以確定的是,李光耀那「大馬來西亞情結」並非什麼家國情懷,而是赤裸裸的現實政治考慮:新加坡這片彈丸之地面積,缺乏經濟發展所需的一切資源,內需也極為有限,沒可能支撐當地上百萬勞動人口的工作需求。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失去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就是一個沒有腹地的港口,空有航運便利,而沒有相應的進出口需求。

更嚴峻的是,在新加坡居住的民族多樣化,有馬來人、有華人、有印度人等,各自有其文化傳統,故當地從來都沒有一個自然生成的民族身份。也就是說新加坡這個地方,確實有可能被民族矛盾及衝突瓦解。

新加坡港口

貳 新加坡土地焦慮:國土太小怎麼辦?填海造陸!

新加坡國土焦慮

新加坡國土面積太小了,面積僅僅719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的一個大一點的鎮。而新加坡剛剛建國的時候面積才581.5平方公里。

示意圖

在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中,一個農民沮喪地思忖道:「我們唯一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土地。如果有足夠的土地,我連撒旦都不用怕。」同樣的想法肯定也曾出現在李光耀的腦海里,他憑藉自己的遠見一手造就了新加坡。在擔任總理的30年里,李光耀將自己的國家看作受困於與自身面積的鬥爭的國度。新加坡是一個十分小的國家,而不能照顧自己的國家會遭遇可怕的命運。

「在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世界裡,新加坡必須變成一隻毒蝦。」

砂石

按照英國習慣,殖民地所有土地均屬英國皇室擁有。新加坡在立國之初訂立了土地法案,當地稱為《收地法案》,新加坡政府當時就大量徵收私人土地,興建房屋賣給當地人。

填海

新加坡大部分地區的海拔不及15米,一個極其富裕又頗具雄心的國家在土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會做些什麼?世界其他地方能從這些經驗中學到什麼?

一艘駁船上運載的用花崗岩磨成的人造沙。

新加坡的土地計劃以50年為期來進行,每10年會進行一次總結。到2014年,新加坡土地面積增加至718平方公里,多出23.1%。2016年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面積為719.2平方公里。

這些,都是因為建國總理李光耀為了容納更多人口,大刀闊斧進行填海。現在不少公共設施,以至政府所建的組屋,所用的地都是由填海得來,例如樟宜機場的大部分地方,過去都是海域。

示意圖

當然,新加坡的大規模填海也面對過不少爭議,例如多年來都被指破壞環境及海洋生態,鄰近的馬來西亞和印尼亦認為這威脅其領海權益,先後停止對該國出售填海所需的沙石。由於新加坡地勢較平坦,填海用的沙石往往需要外購,這嚴重影響其填海計劃。

新加坡

可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新加坡政府多年來力排眾議填海造地,加上其以組屋為主導的房屋政策,促使現時80%以上人口得以在資助房屋安居。新加坡還預計至2030年,新加坡土地面積可增777平方公里。換句話說,新加坡還要創造出57.8平方公里的面積。

示意圖

叄 種族多元的「彈丸之地」:打造為「國際海洋貿易樞紐」

新加坡船舶動態地圖

不過,新加坡卻很成功的把這些先天劣勢,轉化成建構新加坡國民身份認同的上等材料。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很清楚這個地方的最大、且唯一優勢,就是它位處全球最重要海上貿易路線之一的要衝。

示意圖

於是,他們相信,既然新加坡無法利用馬來西亞這個近水樓台,就只能夠全力開拓海外市場,運用其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轉口貿易,把歐洲、美國、日本這些強大經濟體,通通轉化為自己的腹地,從而賺取比單單依靠馬來西亞市場豐厚得多的經濟利益。

1/2
下一頁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