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0日訊)新加坡一名24歲理工學院女學生公開自己出生時就從母體感染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又稱愛滋病病毒),成為新加坡首名公開身份的女性。
努拉菲卡(24歲,理工學院生)接受《海峽時報星期刊》時表示,自己在社交媒體U equals U SG公開自己的經歷,是為了宣導HIV的正確訊息。
她說,自己3歲時,母親生了一場大病,醫生髮現她感染HIV,父親和她檢驗後都成陽性,但父母親並沒有將真相告訴她。
她透露,12歲那年,她跟著父母親到傳染病中心複診,偶然聽見醫生和父母的談話,才驚悉這個消息。在那之前,她一直以為自己服用的是維生素。
她坦言,父母向她確認這件事後,她很抗拒,甚至不肯服藥,偷偷把藥丟掉。
「當時我沒準時服藥,病毒載量高,很容易生病。我不敢告訴其他人我是HIV感染者,因為我擔心受到歧視。」
努拉菲卡表示,有朋友獲悉她的身份後,屏蔽她,甚至報讀理工學院時,申請入學表格某欄問及HIV,她照實回答,指被請去問話。
不肯吃藥的努拉菲卡嘗到苦果,一度因病情惡化,入院11個月。這令她痛改前非,決定愛惜生命,按時服藥。
「那時身體非常虛弱,感覺自己可能會死去。我害怕死亡,又想到大部分朋友都快從理工學院畢業,而我還在工藝教育學院念書,感覺自己錯失了很多東西。」
U equals U SG發起人凱特琳的男友也是HIV感染者,努拉菲卡於是聯繫對方,協助宣導正確的相關知識。
努拉菲卡表示,前男友得知她是感染者後,告訴她:「只能當朋友」。
實際上她的病情控制得當,是不會傳染給其他人。她說,一般人都以為他們都是愛滋病患者,但實際上兩者是不同的。
「我們應該相信科學,而不是被HIV的污名化影響判斷。新加坡的HIV感染者仍舊面對許多歧視,有些人甚至以為和HIV感染者交朋友,就會被傳染,這種想法根本是錯誤的,這種情況必須改善。」
她強調,HIV感染者和大家一樣是人,一樣可以上學、工作,組織家庭,希望人們更願意真心接受。
HIV病毒潛伏期10年甚至更久
愛滋病病毒(HIV)和愛滋病(AIDS)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HIV指的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會透過體液(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和母乳)在人跟人之間傳染,攻擊人類免疫系統,使其無法正常運作。
感染HIV後不一定會立即出現病徵,因病毒潛伏期可長達10年甚至更久。若HIV感染者沒有得到妥善治療,其免疫系統損害會越來越嚴重,發展至第三階段時,就會變成愛滋病。
被診斷出血液中攜帶愛滋病病毒,並不意味著患有愛滋病或即將死亡。有效的治療可以降低愛滋病病毒對免疫系統的侵害程度,使許多愛滋病病毒攜帶者仍過著健康,充實而令人滿意的生活。
AIDS指的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感染HIV的人有可能得到的疾病。
【HIV只能通過以下途徑傳播】
不安全性行為(不使用保險套的性交行為)。
共用注射針頭、針筒和其它注射器皿注射毒品。
使用未經消毒的器具進行身體穿刺和紋身。
攜帶HIV的母親,在懷孕、妢娩和母乳喂養過程中將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嬰兒。
在其他一些國家輸血或使用血液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