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局(CPF)3月8日發布公告,公積金制度旨在協助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能安心退休,因此非公民和非永久居民須在2024年3月31日前關閉公積金戶頭。

其實新加坡從2003年以後,外籍員工就不再開設CPF戶頭了。所以這波政策影響的,主要是2003年以前有戶頭的打工人,還包括了放棄新加坡國籍和PR的人。 但是CPF是不是和拿準證的外籍人士沒有關係了呢?並不是,甚至很多時候,准證的更新也受到CPF的影響,這個我們稍後會講到。 到底新加坡的CPF是什麼?

CPF是什麼?
CPF全稱為Central Provident Fund,即中央公積金,是新加坡公民以及永久居民的社會保障儲蓄計劃,每一位參與者都需按月繳納一定比例的金額以滿足退休與醫療保健的需求。
參與者均有CPF帳號,該帳號是僱主用來給本地員工(公民和PR)繳納公積金的在線帳戶。對於僱主而言,無論被僱傭者是公司的正式員工還是兼職員工,只要其在公司的當月收入超過50新幣,就必須按照規定的比例繳納公積金,具體的繳交率會因年齡以及拿到綠卡時間(適用於PR)不同而有所差異。
至於雇員的哪些收入需要繳納CPF,通常而言雇員所獲的工資、每月獎金、年終花紅、以及其他員工在公司所獲得的現金收益都在CPF繳納的範疇內。

CPF有什麼作用?
CPF一共分為三個戶頭:普通戶頭(Ordinary Account),特別戶頭(Special Account)醫療戶頭(Medisave Account)。
OA(Ordinary Account,普通戶頭):這裡的存款可以用來支付買房的首付和還房貸、購買CPF授權的投資產品、或者用來支付本人、配偶或子女的全日制教育學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投資獲得的收益還是會被存回到CPF裡面,而且從CPF拿來支付學費的錢也必須連本帶利地還回去。
SA(Special Account,特別戶頭):SA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嚴格用來積累退休儲蓄,而不像OA一樣可以用於其他開支。此外,這裡的存款也可以用於投資退休相關的金融產品。
MA(Medisave Account,保健儲蓄戶頭):這部分存款專門用來支付各種醫療開銷,以及購買政府強制的Medishield Life醫療保險。另外絕大多數新加坡人和PR也會用Medisave購買一份額外的個人商業醫療保險,加強自己所能享受的醫療保障。
等到了55歲,CPF則會自動設立一個新的戶頭 —— RA(Retirement Account,退休戶頭)。此時,OA和SA里的儲蓄將被轉入RA,成為退休存款,到達規定年齡後,在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 (CPF LIFE) 或退休存款計劃 (Retirement Sum Scheme) 下,每月提供退休金。
最後,我們來解答前文提到的問題——

既然公積金是面向新加坡公民以及永久居民的社會保障儲蓄計劃,那公民和PR範疇之外的人士是不是就無需關注CPF的變動呢?
當然不是,事實上,作為CPF繳納方之一的公司及僱主也會受到CPF的影響,尤其是在新加坡註冊公司的外籍人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CPF在公司是否能聘請外國員工中起決定性作用;
2.公司如果公積金繳納多,這對公司在申請外國員工准證時的批准率會有幫助;
比如說申請EP時,對於COMPASS框架下獲得分數就有幫助
3.外國老闆在更新本人自雇就業准證(EP)或EntrePass時能否成功獲批,公司繳納公積金的員工數是審查參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4.公司的外籍老闆若計劃申請永久居民,公司所繳納的公積金員工人數以及數額多少也會起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