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私會黨打群架,男子初當人父,就在女兒周歲生日的一個月前鋃鐺入獄,無法見證女兒一年多來的成長里程碑;一張女兒兩歲照後來讓他痛定思痛,昨天獲頒全國青年成就獎銀獎。
17歲加入私會黨,數年前涉及兩幫人馬打群架,30歲的亨利去年被判入獄。當時亨利的女兒未滿周歲,距離生日還差一個月。
亨利受訪時說,女兒現已兩歲三個月大,懊悔只能通過每次的探訪與照片見證女兒的成長,無法在身邊照顧她。

因涉及兩幫人馬打群架,30歲的亨利去年被判入獄。(新加坡監獄署提供)
「當妻子帶女兒每月兩次來探訪時,我才能見到她,但每次都是透過玻璃隔板或螢幕,無法和她接觸。由於女兒還小,我們一直告訴他我在工作所以才沒法回家陪她。每當她要求我帶她到遊樂場時,我都難過無法這麼做。」
亨利憶述,有一次看著女兒從一歲成長到兩歲的照片時,才頓然發現自己錯過很多和妻女的寶貴時光,當時一股無法形容的傷感油然而生。
「女兒的出世真的改變了我,是她讓我想起父母的付出。以前常聽人家說生孩子後會改變一生,當時我只覺得他們太誇張,現在我也能感同身受。同時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多麼讓父親失望,原本他現在可以退休享福,卻因為我而需要繼續每天辛勞,承受壓力。」
亨利與妻子艾曼達(28歲)前年3月結婚,女兒目前由妻子與亨利的家人照顧。艾曼達說,「他確實錯過了女兒這一年來的成長過程,如第一次走路。當我的新餐館開張,之後又因為疫情關閉,我傷心失意時,他都不在身邊。但我每天都會通過電郵和他溝通,他很關心家人的日常生活。」
為回饋社會,亨利參與並完成多項拓展技能的社會服務、健康生活和野外活動,今天獲頒全國青年成就獎銀獎。

丹那美拉一獄所的32名囚友參與40樓的垂直馬拉松。(新加坡監獄署提供)
不想再和家人分開
亨利說,由於以前常將朋友放在第一位,從中學開始與父母的關係疏離,也不太想留在家中,漸漸地誤入歧途。
「有一次我們在為年長者作畫提供他們上色的素材時,我突然想到父母,想到他們年紀也不小,有一天會不會是他們在為這些畫作上色。這些是我平常不曾去想的,也讓我從中反省,不想繼續在監獄內浪費時間。」
亨利也說,如今他意識到家人才應該是他最重視的。「我發現以前能為朋友做的一切,我可以更進一步為家人去付出。雖然我未服完刑,但最重要的是我清楚知道未來不想再和家人分開。」
青年成就獎計劃
20年來超過2000囚友已完成全國青年成就獎計劃,周三再有82人獲獎。
教育部長陳振聲是頒獎禮嘉賓,他致辭時透露,周三分別有33人拿到金獎、32人獲銀獎,17人獲銅獎。
他說,今年雖然疫情持續帶來挑戰,但新加坡監獄署、全國青年成就獎理事會與其他利益相關者堅持繼續進行計劃,同時也發揮創意確保計劃能安全與有效地進行。
「例如,丹那美拉一獄所的32名囚友參與40樓的垂直馬拉松,每名完成者為有需要者爭取到新加坡體育理事會捐出的一雙球鞋。A4與B3獄所的參與者也為彩虹中心的小孩製作拼圖,協助有特別教育需求的小孩發展動作與認知技能。」(人名均為化名)